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宋神宗慌忙接过奏章,一看……

赵抃对张冲边走边说:“我想士兵们一般不会无缘无故要谋反,这里也一定有原因。”

张冲重重地点点头。

赵抃吩咐道:“你立即着手调查此事,查明真相。”

“是,”张冲回应道。

12、成都府衙日

赵抃不动声色,每天照常办公,佯装不知这档子事。

此时,张冲匆匆进来,向赵抃汇报道:“大人,经过这几天暗访得知,原来大多数人认为戍边既辛苦又危险,而且薪酬又不高,本来就不安心服役。适逢上边有人克扣军饷,伙食又差,几个卒长更是愤愤不平,经人一煽动,大家群情激愤,事态很快就严重起来了。”

赵抃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我们决定采取宽和立政。你准备一下,并领取那部分扣压军饷,明日去边境慰问他们。”

“是!”张冲回应道。

13、边境军营日

一排排士兵排队站列,赵抃携张冲装着军饷的车来到队伍前喊道:“将士们,你们辛苦了,边境太平,百姓安乐就全靠你们了。这部分军饷暂时先补发给你们。放心,我以知府的名义向你们保证,余下的我会想办法补足。”

(旁白):“此时,将士闻此,莫不欢欣鼓舞。一时,军心大稳,时态很快就得到平息。”

14、卒长室日

几个曾有谋变之心的卒长正在一起商量议事。突然,一位士兵纷纷进来报告道:“成都知府赵大人在丽花酒楼,设宴慰劳卒长等下属官员,请诸位准时出席。”

“嘿嘿,”一位年长卒长道:“这不是一场‘鸿门宴’吧!”

几位卒长异口同声道:“鸿门宴!”

卒长甲:“怕什么?大家都随身带上武器,有什么情况就与他们干!”

卒长乙:“命令贴身侍卫在外边做好接应准备,以摔杯为号,一齐动手。”

年长卒长道:“好,就这么安排,大家分头准备。”

“是!”众人齐声道。

15、丽花酒楼夜

赵抃携张冲来到酒楼迎候,在年长卒长带领下,一批卒长及属下官员十分警惕来到酒楼。

酒宴设在二楼,赵抃坐在首,卒长们等官员分坐两侧。

赵抃道:“各位卒长们,赵某今日略备薄酒,不成敬意。诸位辛苦了,来来来,喝酒喝酒。”他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笑着举起酒杯。众人虽心存疑惑,却还是站起来举起了酒杯,只是警惕地留意着事态的变化。

赵抃说:“我来一个先干为尽!”说着,一口闷下:“请!”

众人见此,也举杯同饮而下。

“我赵某今年也六十五岁了,年纪也不小了,何苦孤身一人千辛万苦地来到成都?就是为了替皇上分忧,安抚一方百姓。在座诸位都是有志向,有担当的热血男儿,当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可不能因为个别人的影响作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呀。”酒至半酣,赵抃仿佛与他们唠起家常一般,一脸诚恳地说:“戍边是苦差事,但总得有人干哪。你们还年轻,要有作为,以率领兵士守好疆土为己任。等戍边任务完成后,便可带着朝廷发给的酬资还乡,合家团聚,安享太平日子,多好啊!”

“赵大人所言极是,下官愧不敢当呀!”卒长们听了都大为感动,面露愧色。

“我理解!我理解!”赵抃连声道。

“赵大人,你应该治我们的罪呀!其实我们……”卒长们说着,身不由己地跪了下去。

“起来!起来!过去的事就不必提了,只要今后大家齐心协力,协助我赵某,将戍边之事干好就成。这保家卫国的事,不光是为朝廷、为皇上,也是为我们的亲人谋福啊。”赵抃连忙扶起了最前面的一位,以温和的目光示意其他人也站起来。

一时间,在座的人都感动得哽咽起来,只见一个个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旁白):“赵抃这番入情入理的话,在军营中传播开来,一时间反响强烈。军营中再也没有出现敢胡作非为的人了。从此蜀地太平,百姓平安。”

16、成都府衙日

一天,一大早便有人来府衙击鼓鸣冤……

此时,赵抃上堂见到那位年长的卒长站在大堂门口,忙招呼他过来,坐在自己的身旁。赵抃对他说:“我和你的年纪相仿,都是六十出头的人了。我是衢州人,舍家别亲,不辞辛劳,独自一人来到成都,为的是替皇上安抚一方,使西蜀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你也应该忠于职守,守法遵纪,节俭度日,要带好你手下的士兵,让大家认真地干好公务,等你服役期满,能够多积些银两去安排家中生计。”

老卒长不觉感动地连连点头。

升堂后,两个商人模样的人上堂后便争辩不止。

一个说:“大人,前日他派人诓骗了我的一批货。”

另一个马上回击道:“胡说,我乃经营多年的正规老店,如何会干这勾当?”

“这纸合同是假的,我根本没有派人进过这批货。”另一个又说。

赵抃一敲惊堂木:“勿在堂上争辩。”又命令道:“将店主的符牒(一种印章)送上。”

衙役呈上店主的符牒。赵抃将符牒与合同上的符牒细细对照……

(旁白):“赵抃细细对照发现合同确实的假的。只是,使用这假符牒之人并非此店的伙计,一时之间难以寻找。案件一时难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