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0章 旋风-100与工程机甲

徐司令,情况怎么样了

天明快步走到徐国源旁边,问道。

情况非常紧急,小绪,国家需要你提供帮助

地震发生后,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但现在8个县城的交通全部崩溃,成为了8个陆上孤岛,空运救灾人员和物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目前,国家已经紧急调集了上百架运输机参与人员和装备的运送,包括60架大型战略运输机,其中有48架是这几年刚投入现役的运20这些空中运力加起来,能够在36小时内,将6个成建制师7万多军队送抵灾区。

另外,直升机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作用比大型运输机还大,它不需要长长的跑道,可随地停靠,运送伤员物资非常有效,国家已经调集了80架直升机赶往灾区,实施救援。

怎么直升机这么少

地震发生区域是高原地区,平均海拔三千多米,气压是平原地区的70,有些山脉的高度超过了五千米,直升机要越过这种海拔高度,发动机功率必须够用,而且直升机上还要装东西,东西装多了,飞都很难飞起来我们国家目前拥有的能适应高原环境的运输直升机数量,不超过150架。

天明不解,国家不是已经解决发动机问题了么上次还说制造了一款新型的能载25吨重物的直升机,都试飞成功了,为什么不拿出来用

装备的研发和投入实际使用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建立生产线批量生产也要一段时间,我们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但也不可能马上就生产数百架的直升机出来啊,我们获得突破的时间太短,这场地震来的太突然了。

天明是前年来到基地的。来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年半,这一年半的时间内,国家在高精尖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但要转化为具体产能和产品,这需要一段时间,就拿运20大型运输机来说,天明虽然帮他们生产了数百台发动机,但现在运20的服役数量,还不到50架。

从这点可以看出,h国的军事实力似乎是很强。但一到关键时刻,积累不足的问题立马暴露出来,从而显现出一种似大实虚的本相。

国家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

就是上次国家帮你组装的60架旋风100直升机,你赶紧把这些直升机从蓝水星那边带过来,这对救灾有大用

好,我马上就去。

蓝水星,一线湾。

60架旋风100直升机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组装造好了,放在了暖春号和知秋号空天航母的机库内,天明把这些直升机收进了异能空间。然后把所有能开这种直升机的飞行员召集了过来,告诉了他们外面发生情况。

81级大地震留守在蓝水星的飞行员王辉心里一震,这得死多少人

司令,快带我们出去吧。耽搁一秒都要多死不少人啊。

带着直升机和飞行员回到基地,天明赶紧把另一批已经回到了基地的飞行员,也收进了异能空间,然后离开基地。去了一个距金溪县不到300多公里的一处军事基地,那里有一个大型机场,可以停放60架旋风100直升机。

飞行员大概有260人。但会操纵旋风100直升机的,只有在蓝水星工作过的80余名人,其他人都是基地内的飞行员,他们没开过旋风100,天明带他们来,是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学会驾驶这种直升机。因为一架旋风100至少需要4名机组人员才能安全操纵,蓝水星的那80人,只能操控20架。

旋风100用的燃料是氢气,用煤油或者柴油也没问题,只要能烧就行了,天明一次性从基地把几个燃料罐都端了过来,里面有7,8000吨的各型燃油,足够这些直升机使用上千个架次了。

回到基地,徐司令又给天明交代了另一项任务:制造工程机甲。

机甲研究所。

徐司令指着仓库内的一台高约5米的机甲对天明道:

小绪,地震发生后,为了救出被埋在废墟地底的幸存者,我们的士兵用的是工兵锹钢筋液压钳这类的工具,用手刨的都有,效率低下,极其简陋,有时候一个连的战士工作三天三夜,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把幸存者挖出来后,还是有很多人因为抢救时间太长,坚持不下去而死亡了。

76年的塘山地震,07年的文川地震,掩埋在建筑废墟下的幸存者,都超过了数千人,但被成功救出来的不到10,大多数人要么没被发现,要么发现后为时已晚,一旦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过去,基本上生还概率都变得非常小。

徐司令在机甲黑色外壳上摩挲了两下道:这台机甲,是我们研发的专门用于地震救灾的工程机甲,它两个机械臂末端,都有扁平坚硬的机械指,可以像人手一样灵活,把东西搬开凿开打碎,一些重量在5吨10吨以上的水泥块,也能轻松搬走,一台工程机甲的救灾效率,等于一个营的士兵。

一个33编制的营士兵数量大概400人左右,一台工程机甲,等于400名士兵。

这台机甲这么好,怎么不拿出去用啊

天明不理解了,国家有好东西怎么老喜欢藏着掖着,见不得光一样,怕被偷走了还是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