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五章 殉国将领赵登禹

赵登禹殉国后,国民政府于7月31日明令褒扬,追赠其为陆军上将。1946年3月,北平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忠烈祠为赵登禹等举行隆重的入祠仪式,并将西城区从崇元观往南至太平桥的一段马路更名为“赵登禹路”,通县也将古运河西岸的东大街更名为“赵登禹大街”。

佟麟阁、赵登禹殉国的事迹,更加激起了当时全民抗日救国的斗志。他们的老长官冯玉祥将军在山东泰山寓所得到噩耗,十分悲哀,于1937年8月1日写下了《吊佟赵》一诗:

佟是二十六年的同志,

赵是二十三年的弟兄,

我们艰苦共尝,

我们患难相从。

论学问,

佟入高教团,用过一年功,

赵入教导团,八个月后即回营。

论体格,

同样强壮,但赵比佟更伟雄。

佟善练兵心极细,

赵长杀敌夜袭营。

佟极俭朴,而信教甚诚,

赵极孝义,而尤能笃行。

二人是一样的忠,

二人是一样的勇。

如今同为抗敌阵亡,

使我何等悲伤!

但我替他们想想,

又觉得庆幸非常。

食人民脂膏,受国家培养,

必须这样死,方是最好下场。

后死者奋力抗战,

都奉您们为榜样。

我们全民族已在怒吼,

不怕敌焰如何猖狂。

最后胜利必在我方!

最后胜利必在我方!

你们二位在前面等我,

我要不久把你们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