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确认是否有盗猎者在山林中游荡,并驱逐他人。但是胡飞的方法是最简单粗暴的。
一旦有偷猎者,他就是把他直接埋在长白山森林里,让它们没有后患!
在小屋度过一夜后,第二天光线稍亮的时候,胡标叫醒我们一行人,该吃早饭,然后上路了。
“山间的白天时间不长,不早点出发的话,真的很耽误时间。”胡标边走边向我们解释。
萧文几个人感觉还没有睡醒,但没有人抱怨。
走了两三个小时,天才亮,胡标也让我们停一会儿休息,萧文立刻问到:“我们现在要去哪里?”
胡标回答说:“去采人参吧。那边是采人参的地方。应该能见到有经验的老采参与者。那么你可以问他们。”
萧文轻轻点了点头,笑着说:“你想得周到。”
胡标笑了笑,挥手说:“这是我该做的,放心吧,我会尽力的。”
一会儿不休息,又出发,小佛好像还没有痊愈,一副汗流浃背的样子。
但是半吊子的欣月要比他的表现好得多。虽然是女人,但是体力比小佛好多了。
在这条路上,小佛也没有对欣月说一句话,基本上没有侧目,也没有看她。
欣月得知小佛的早期意图后,也完全不理睬他。
小佛三人基本上把苦力的存在、搬运行李、烹饪等琐碎的事情交给了他人。
但幸运的是,他都处理得很好,萧文也没有特别为难他。
直到下午胡标才说:“快好了。这就是采集人参的密集地方。”
萧文环顾四周,都是长得强壮的一棵树,好像已经是短短的一年了。
“走吧,我们去找找,看看能见到多少参。”胡标做了个手势,先走到前面说。
人们慢慢地往前走,沿路到处看看。
突然,小佛尖叫起来:“嘿,这里有东西!”
看到他指着树下,戴着亮红色的缎带,小佛走过来说:“人参,是人参!”
人们立即围拢上前,果然树下露出了一截人参的胡子。
但是奇怪的是,上面绑着红色的缎带,缎带上绑着硬币。
萧文很好奇,拿起硬币笑着说:“这是清朝的硬币。不太值钱。十几块钱就能买一个。”
但是小佛急忙说:“重点不是硬币,而是人参,丝带绑起来的就是了。”
胡标从旁边出来了:“绑蝴蝶结的这种参数都是主的。这个人参是别人的。我们不能动!”
萧文也吃过人参,但年份、真相、谎言等也能识别几分,但萧文不太了解参的情况。
看着胡标,疑惑地问道:“胡大哥,为什么呢?”
胡标这样解释:“这是摘人参的规则。系上蝴蝶结,标记的人参都有主人,是别人发现的,但太阳不够,所以先放在土里养着。”
“你要知道,人参离开了土地就不能生活。所以祖先一代到现在都要遵守这个规则,才能在大山里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