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人看得是暗暗咋舌,可是花韵袖却是淡笑,不过是一些江湖术士玩的小把戏,竟将这些人给唬住了。
岳晨道长嘴里念念有词,他的手一指,指向了坐在底下的人,说道:真命天女在此。
顺着岳晨道长的手看去,发现他所知的人竟是玉妃。
皇帝喜难自抑,直接位子上下来,走到玉妃身边,将她抱住,开心的道:爱妃果真是你,你真是朕的天女,难怪乎朕遇见你,原来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玉妃脸色娇红,未曾多语,只是娇羞的靠在了皇帝的怀里。
其他人虽然心有怀疑,可是谁不敢冒着砍头的风险出来叫板,纷纷跪地,齐呼道:恭喜皇上得天女。
岳晨道长从法坛上下来,拱手对皇帝道:皇上,贫道有一事禀告,还请皇上借一步说话,玉妃。
皇帝点头,带着玉妃跟着岳晨道长去了大殿。
站在殿内,岳晨道长又是掐指算算,说道:皇上,玉妃娘娘,今日乃是良辰吉日,今夜子时正是交合的好时机,双修可事半功倍,还请皇上与玉妃娘娘早作准备。
能双修,皇帝自然很开心,只是玉妃肯不肯就是问题,他忧心忡忡的看了一眼玉妃,没想到玉妃却是一脸娇羞的说道:能服侍皇上是臣妾的福分,臣妾定会好好做准备的。
皇帝立即喜上眉头,将玉妃抱起,说道:玉妃,你待朕的好,朕不会忘记的。
玉妃娇羞的靠在皇帝的身上,岳晨道长告退,临出门的时候,岳晨道长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朝玉妃使了一个眼神,玉妃颌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皇帝再回来时,是搂着玉妃,心情甚好的他令人多开了酒水,与臣子同勉。
所有人都喝的晕乎乎的,司徒雄也不例外,他喝的醉醺醺的,走路都走不稳,忽然有了尿意,也不叫人扶着,自个踉踉跄跄的离开席位,向外走去。
他走后不久,花韵袖也出去了,名曰醒酒。
司徒雄晃晃荡荡的走着,路上也没个宫人,不能扶着他,好几次差点就摔倒了。
走到御湖边上,司徒雄找了半天的茅厕也没找到,他也不管了,随意找了个灌木丛,解开腰带就要解手。
忽然一只手抓着他的领子,往前狠狠的一推,噗通一声,司徒雄就摔进了湖里,他喝的烂醉,根本不能游泳,呛了好几口水,不停的呼救。
有宫人闻声前来,立马跳下湖去救人,发现是十一皇子就更不得了,立马送去了太医院。
湖边,一处假山走出来一个人影,看着太监抬着司徒雄离去,嘴角挂上了冷笑。
冷不丁有人出声道:丫头,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皇子。
说话的是欧鹿泽,而站在他面前的人是花韵袖,花韵袖没有回头,只是说道:明明是他喝醉了掉进了湖里,与我何干。
欧鹿泽看着眼前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姑娘,无奈失笑,真是没有她不敢做的,竟敢将皇子推入湖里,然后若无其事的站在这里看戏。
等到人都走了,花韵袖才转身,看着欧鹿泽说:他敢将酒倒在你身上,我不能如法炮制,就让他到湖里洗洗澡吧。
欧鹿泽一听,顿时便愣了,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小丫头这是在帮他报仇,他的目光又温暖了几分,这个瑕疵必报的小狐狸,不过他喜欢。
皇帝心情好,不免就喝多了,玉妃一边劝酒,一边巧笑焉兮的说着动听的话,逗得皇帝龙心大悦,搂着玉妃笑的合不拢嘴。
叶婕妤看着这一切,只觉得扎眼得很,她默默捏紧了手上的杯子,红唇紧咬贝齿,一双眼睛狠狠的瞪着玉妃。
而玉妃就好像是故意激怒她的,媚笑的看了她一眼,手上一杯一杯的劝着皇帝喝酒。
叶婕妤怒火中烧,狠狠地将杯子摔在桌子上,自己起身离开了席位。
离开宴席的叶婕妤,穿过走廊,最后拐进了一条无人的小路。
走过一座假山时,一只手从里面探了回来,抓着叶婕妤的手臂,就往里面拖去。
叶婕妤并没有防抗,反而是顺从由着人拉了进去。
讨厌,你吓死人家了,叶婕妤娇嗔出声,用小粉拳捶了一下眼前的人。
抓着叶婕妤的人捏了一把叶婕妤,荡笑道:吓着你了,快让我来给你压压惊。
说着,那人就开始撕扯叶婕妤的衣裳了,叶婕妤轻笑着躲闪,可是那人轻易将叶婕妤制服,解开束缚,迫不及待的共赴巫山。
听着假山后面面红耳赤的声音,花韵袖和欧鹿泽却是面色不改,他们两个站在那里,相识一眼,然后同时笑了,欧鹿泽朝花韵袖使了一个眼神,花韵袖点了点头,两个人一前一后的离开了。
快入子时时,皇帝才被扶回殿内,虽然醉的一塌糊涂,可是脑子里还是惦记着和玉妃双修一事。
玉妃屏退了宫人,只留下自己和皇帝,皇帝抱着玉妃,迫不及待的就开始撕衣服了。
玉妃欲迎还羞,不时的轻喘出声,抓着皇帝的手道:皇上你轻点,臣妾怕疼。
皇帝哪里听得进去,嘟嘟囔囔的不知在说什么,几下就将玉妃剥干净了,剥完自己的,立即扑向了玉妃。
玉妃装作羞涩,被动的迎合,没多时,皇帝便趴在玉妃的身上不动弹。
一个人影闪进了殿里,玉妃看去,不是那岳晨道长是谁。
玉妃使足了吃奶的力气才将皇帝推开,扯来布帛将自己裹住后,背对着岳晨道长,拔下头上的玉簪,在指尖一刺,凌乱的洒在了龙床上。
待一切都做好了,玉妃才转身看着岳晨道长说道:今日之事,多亏道长相助。
岳晨道长却是诡异一笑,目光在玉妃的身上流连,嘴上说道:贫道不过是奉命行事,要谢应当谢主子才是。
岳晨道长是花韵袖设计安排进宫的,只有让皇帝相信神鬼之说,天女一事才有可能被接受。
玉妃的来历始终不明,若不能给个合理的来头,日后多有不便,一方面掩盖了玉妃的来历,另一方面,皇帝在巨喜下容易掉以轻心,玉妃已非完璧之事才好瞒天过海,今日此事得到完美的解决,玉妃一块心病总算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