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3章 颠沛

毒医处于深山,一开始是捡那些被遗弃的孩子来做医药实验。

后来随着实验的孩子死亡量太大,他开始威胁山脚下那帮村民如果不送孩子就会去定期掠夺。

就这样,他的实验持续了好几年,他的报应终于来了,他在自己身上中的毒解不开,在某一日命丧深山。

然而他研究的那些东西,各种毒物,孩子们的尸体堆砌,养活了了藏在藤蔓里的虫子。

这些毒虫生活在地底,白天藏于藤蔓当中,只有闻到孩子稚嫩的鲜血气息才会露面,将孩子拖入地底,带回,然后吃掉。

前面的一部分内容来自于毒医的自己记录,后面的一部分是熟悉的字迹填充的内容。

沈瑶在看见后面的字迹的时候,就意识到为什么这些藤蔓不攻击人了,因为早有人来解决过这些东西。

沈棠和南宫宸途经此地,解决了大部分的藤蔓,还残留了一部分,也就是攻击慕容馆和将他们引到此处的,量不会很大,用火烧即可。

她将大概内容跟春草说了一句,开始去将室内剩的为数不多的木材拖出去,放置在了装满了藤蔓的竹林里,然后三人上了马车,放了一把火,身后火光冲天,他们三个驾着马车一路离开。

这一场几代人荒唐养出来的毒虫终于没了。

倘若不是不断的往这扔孩子,也不会将这个毒虫养的这么嚣张。

愚昧无知残忍,才是贫穷带来的最可怕的后果。

“我在外边奔波的时候,听人说过一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他们为什么能把吃孩子说的理所当然呢?”春草茫然。

慕容馆倒是心有感触,说:“多半是因为利益。我见过有人为了天大的利益杀父弑兄,头一回看见有人为了一些钱来杀子的。不过想想都一样,有权有势的为权势杀人,无权无势的为钱财杀人。读了那么多书和没读书的一样,人的选择是骨子里的。”

沈瑶从没想到慕容馆会说出这么一番感慨,仔细想想慕容馆也经历了很多。

他唯一的哥哥死了,他在外流亡,他娇生惯养却满手冻疮。

他不是个坚强的人,到现在一滴眼泪都没掉就是因为身边有个沈瑶怀里有个裹儿,当丈夫当爹就得撑起来一个天地,咬着牙也得撑起来。

沈瑶的心情有些沉重,但身边的两个人比她还要沉重。

春草报了仇,整个人却很茫然,不知去往何处。

沈瑶强打起精神来:“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可以跟着我们,因为我们也是一路风雨飘摇。”

春草:“那就做个伴儿吧。”

已经是深夜,马车重新找到了道路,慢慢的前行着。他们重新找到了一个避风港,人疲马乏,在避风口处躺着休息,终于在半夜得以入睡。

沈瑶在入睡前最后一个迷迷糊糊的想法就是,什么都赶着沈棠后面了。

她愤愤不平又有些庆幸,幸亏前面还有一个沈棠扫平了障碍,但又有些气馁,她好像的确比不上沈棠。

等着休整完毕,他们在路上又走了一天才看见一个村庄。

这个村庄正常多了,沈瑶掏了点钱,买了些干粮,在当地借了一个屋子,休整了一个晚上。翌日整装待发,尽量找个安全的地方通过两国交界线,前往南唐。

然而这一路上越往那边走战乱越多,据说两国打得热火朝天,沿途都能看见兵车辚辚,战马萧萧,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他们三个混在行人的队伍里,看着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人群队伍感慨万千,骂南唐的人不做好事,居然刺杀皇帝引起战乱。

慕容馆低声叹息:“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人四十岁还要被派到河西去营田。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时候?”

旁边有个行人顺嘴说了一句:“怕是要从军出征时尚未成丁,我刚才看到一个小士兵还要里长替裹头巾,估计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满头白发,却仍要去戍守边疆。”

慕容馆听着心里不是滋味。

沈瑶更加难受,因为沈棠说过,是南唐执意挑起战争。边疆战士血流成河,皇上开拓边疆的念头也没停止,她有些迫切的希望南宫洵赶紧上位,昭帝一把年纪尽快去死。

在低声议论的人群当中,还听到了沈南槿的消息。

据说北唐大将军帅对上的是南唐沈家二公子。

沈南槿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眼看着就是被捕获之时,他带着一队人马突进营垒,射杀北唐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

他那一日穿的白衣都染成了血红,人称白衣小将,如今在北唐可以夜里止小儿啼哭。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细碎的传言,暂且不提。

他们出了这个关卡,接下来便要走伤人的路,悄悄的前往南唐。即便是在两国交战的情况下,商人也有他们的办法,能够两国互通。

人会为了百分之一百三十的利益铤而走险。

沈家原本安排的细作,被一一清除,这导致沈瑶他们离开的难度加大。沈瑶他们彻底离开北唐,已经是四月底的事情,这期中舟车劳顿,苦不堪言好几次还差点暴露了身份。

四月份已经开始播种,然而壮丁都上了战场。打仗就要征兵,从这点来说两国是一样的。

华山以东两百州,千村万寨野草丛生田地荒芜,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是东倒西歪不成行,如此一来秋收的时候自然交不上粮食。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

民间的论调变成了生男孩是坏事情,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只能战死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就在这种两国都怨声载道的情况,事情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