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如不咸不淡笑道:“钦差大人左右逢源好福气,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吗?”
“郭大人闲情逸致甚浓,不是为了取笑下官才到这里的吧?论左右逢源要属郭大人啊!”
“下官那敢取笑钦差大人?是特来告诉大人一个消息,朔州杜帅和崔佥事对原州之事颇有微词,元大人胳膊也太朝外拐了吧?无论怎么说我们都是一军同僚啊!”
元锋瞟他一眼,就为这兴师问罪么?胳膊朝外拐也没碍你们什么事吧?至于这样吗?
“哦,杜帅和崔佥事不高兴了?下官不过为了安全帮李驹儿一把而已,都是打突厥嘛!”
郭如看他承认参战恭维说:“元大人胸怀宽广可敬可佩,只是为何不帮一把军部呢?”
“大人误会了,不是下官不帮,郭大人,距离远了些不太方便罢了。”
郭如微笑点头道:“说的也是,过去的事不提也罢,有帮之心就好,常说有礼不为迟,元大人,现在帮一把也为时未晚,毕竟我们是忻州一起来的啊!”
“郭大人,突厥已经北撤过了长城,你们要打谁呀?难道玉州还有叛军据点未收复吗?”
“没有,大军所到叛军那敢顽抗?不是要打谁。崔大人意思是,元大人功劳已太多不在意了,与其送给李驹儿不如送给军部,这对元大人脸上也有光是吧?”
元锋现在才明白他的来意了,是要借功劳装面门,原州玉州距离上千里这功劳怎么能挂上去呢?这些人为争功想的也太奇葩了吧?这对李驹儿怎么说得出口呢?
“郭大人,原州是李驹儿打下的,东军不过帮了一把,我要把这功劳送军部也没法送呀!”
郭如嘿嘿冷笑道:“元大人,李驹儿一帮山匪摇旗呐喊还可以,突厥是什么力量谁心里没数?攻城掠地是他们能干的么?我们毕竟共事数月,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就算原州是东军拿下的,那也跟你们没关系,功劳也算不到你们头上,看出来有屁用吗?
“郭大人,李驹儿部至少参加了战斗,斩获不少首级俘获许多叛军,这功劳抹杀不了吧?”
“别误会,元大人,杜帅和崔大人不是要抹杀李驹儿功劳,原州是他的打下的就是他的。崔大人意思是,元大人不要的功劳就让给军部,赏银仍属于东军这样可否?”
元锋这下才完全明白了,他们不要收复之功,是要买人头和俘虏!他们收复地方够多没有人头俘虏证明就很尴尬,买到了人头和俘虏那就肯定升官进爵,真是聪明人啊!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倒可以考虑,不过沦陷区物价飞涨,出十倍价也买不到东西呢!”
郭如看他没有拒绝,知道有戏,这一趟不会白来,就怕这赘婿牛脾气上来不干呢。
“崔大人是这意思,元大人倒是痛快,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涨价也可理解。”
元锋看他能够接受涨价,知道他们需求甚急,升官发财全靠人头俘虏,妈妈的,老子为什么不敲诈他一笔?卖人头给他们升官是不是助长了腐败之风呢?不过他们都是善于钻营官僚,即使我不卖给他们也有别的办法争功,他们升官挡不住,白竖几个敌人而已。
“既然郭大人明白随行就市的道理,下官就不再拐弯抹角了,突厥人头或俘虏200两,带队设牙牌300两,叛子300两,头目100两,叛军10两。一口价。”
郭如心里一惊,狮子大开口呀,是朝廷赏赐标准10倍!妈妈的,他真把人头当商品了!
“哎呀,这价嘛,是有点坑爹,不过这钱转来转去还在忠武军,那大人有多少货呢?”
元锋想,他们的钱也不是掏腰包所以也不心痛,想买光垄断?那就说少些。
“郭大人,存货有限,突厥人头200颗,叛军1500配头子1个头目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