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非想起谢氏、唐氏当年的纠葛,对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抓了抓头皮。
太子平素待他们这些部下宽和,但是谁也不敢在太子面前提起先皇后唐氏,那是太子的逆鳞。
魏明敢一而再再而三对李仲虔下手,也是因为太子默许李仲虔“意外亡故”,李瑶英是谢氏之女,太子会放过她吗?
在秦非看来,一个小娘子罢了,不会危及太子的地位,用不着杀尽斩绝,不过李瑶英和李仲虔相依为命,既然要杀李仲虔,留着李瑶英无疑后患无穷,魏明下手狠辣,也是为了让太子后顾无忧。
东宫是未来的天子,东宫记恨谢家,哪怕把谢家全族给杀了,谁敢出手阻拦?
说来说去,谢氏母子,还有那位终日哭哭啼啼的福康公主……这些私事轮不着秦非来忧虑,他只需要跟着太子上战场杀敌,其他的事不与他相干。
要不是因为担心唐泉闯祸让太子难做,他今晚才不会赶过来搅和这些东宫阴私!
…
十几骑疾驰入城,马蹄踏碎一地琼玉。
到了下榻的驿舍,谢青下马,转身去搀李瑶英。
瑶英早已累得虚脱,刚才和秦非对话时,面上谈笑如常,其实站都快站不稳了,马还没停下,整个人便栽倒下来,谢青顾不得其他,上前直接抱起她,护送她上楼进房。
“派三个人入京……”
瑶英躺在谢青怀中,瑟瑟发抖,断断续续地道,“魏明一定以为阿兄回京了……他气急败坏,东宫接下来会收回人手……快催促我阿兄入城……我们的人手继续值守……把金锤送到我阿兄手中……别让他看出什么……”
侍从听令,三匹快马很快朝着长安方向去了。
“殿下一定平安无事,七娘歇着罢。”
谢青放下瑶英,为她盖上毛毯。
瑶英攥紧毯子,摇摇头:“再等等……这一路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能骗过魏明……回到长安才能安全……还不能松懈……”
同时派出七八支人马入京的计划是她和李仲虔一起定下的,但是李仲虔不知道唐泉等在这里,她撒娇骗来李仲虔的金锤,哄他和商队同行,帮她寻什么世所罕见的生辰礼,自己故意暴露,吸引魏明的注意,才能让李仲虔顺利回京。
李仲虔宁愿单枪匹马和东宫动武,也绝不会让她冒险,她只能瞒着他。
“入城就好了……”瑶英汗如雨下,强撑着不肯睡,“躲过这次……一年之内魏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李德登基不久,朝政不稳,各处人心浮躁,所以魏明才会选在这个时候动手,等朝政稳定下来,魏明不敢轻易下手。
谢青一语不发,绞了帕子为瑶英擦脸,动作有些笨拙。
瑶英紧紧蜷缩成一团,强忍痛苦,笑了笑,“阿青,城门那一下真没摔着?要是受了伤,一定要敷药。”
谢青怔住,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
“没有。”
“那就好……”瑶英喃喃低语。
谢青垂眸,静静地看着她。
天亮之前,送金锤的仆从折返:“七娘,阿郎进城了!”
瑶英等了整晚,闻言,长舒一口气。
“七娘放心,阿郎不知道唐家小子守在这里,阿郎说他从胡商那里买了不少稀罕宝贝,等着七娘回府,让七娘自己挑……”
仆从话还没说完,谢青突然抬起脸,扫他一眼。
谢青人高马大,瞪着眼睛看人实在吓人,仆从连忙止住话音,朝床榻看去。
瑶英躺在枕上,已经睡着了。
她太累了。
仆从小心翼翼地退出里间。
谢青为瑶英盖好毯子,继续值守。
…
刺杀计划失败,东宫果然暂时偃旗息鼓。
随着各地豪强派使者入京献上舆图,李德再一次封赏群臣,瑶英和其他姐妹被正式册封为公主,不过仍然没有封号。
朱绿芸之前被册封为福康公主,公主们私底下抱怨了一次,这次公主们没有得到封号,又抱怨了一回。
瑶英一点都不在意什么公主的名号,前几天李德下旨,要李仲虔南下一趟,她担心出什么变故,安排人手沿路照应,以防东宫又动杀心。
“阿兄,万事小心,我等着你回来守岁。”
即使事事安排好了,瑶英还是忍不住担忧,一边帮他束革带,一边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