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姑娘离开后,姜启又在杨家分院修养了一段时间,等自己完全恢复后便打算离开了。
“姜公子何不再多待两天,也让我好好报答报答公子救我家三小姐的恩情。”杨天盛站在分院门口跟姜启说到。
“已经打扰杨叔很长时间了,就不再叨扰了。”姜启去意已决。
“既如此,那老夫也不便强留公子了,不过··”杨天盛迟疑了起来。
“杨叔有事不妨直说。”姜启道。
“我家三小姐的佩剑还在公子这儿,不知公子能否归还,好让老夫交回给三小姐。”杨天盛这样说到。
“这恐怕要让杨叔失望了,杨姑娘已经将她的佩剑赠于我,那我就有义务保护好她的佩剑,万不能将剑交予他人。”姜启拒绝了杨天盛。
“这姜公子完全可以放心,在下一定会将佩剑完好无损地带回三都。”杨天盛向姜启保证。
“杨叔你也放心,我一定会将此剑归还给杨姑娘的,不过是我亲手归还给她。”姜启一心不将此剑交与杨天盛。
“既然姜公子心意已决,那老夫希望公子信守承诺。”杨天盛对姜启拜了拜。
“杨叔大可放心,姜启绝不食言。”说完姜启便离开了杨家分院。
姜启在城中走了走,最后来到了正对峙着的南面城墙,他登上城楼看着外面无边无际的兽族问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场战争呢?”
此时自姜启将杨姑娘送到城中已经过去七八天,高天上持续了很久的生死战斗也在双方损兵折将后暂时停了下来。
“走了,你们继续在这儿抢这抢那吧,我要离开了。”姜启在城墙上小声地说着,然后便沿着通向天御巨城的道路走去,多年不见自己的家人,姜启甚是想念。
“来,大伯,我来帮你。”在路上姜启跟着一群逃难的人走着,他们暂时顺路,姜启也不介意帮助他们一下。
“大伯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姜启帮助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赶着他的牛车,车上还有他的妻子和儿子儿媳。
“我们准备找个安全的地方种种庄稼,混口饭吃。”老人回答到。
“哎呀,现在天下不太平,真是苦了我们这些种田人了。”老人一脸哀伤地叹道。
“小哥是要去哪儿啊?”坐在牛车后面的老人儿子问姜启。
“我啊,我要去找我的父母,我离开他们有好几年了。”姜启道。
“哦,这样啊,挺好的。”
“年轻人还有机会就和自己的家人好好聚聚吧。”老人拍了拍姜启的肩膀。
“老人家,这话怎么说?”姜启问。
“小哥有所不知,我们这几年逃难到过很多地方,但都没有一处真正安全之所。我们一家原本有五口人,可在逃难中我的母亲和弟弟都不幸离世了,我那弟弟异常顽皮,在家时总是和父亲吵架,还说什么老死不相往来。父亲也和他置气,一年多前便不再与他言语,可谁成想数月前我那弟弟竟会被兽族杀害,只留下了一副残躯。”老人的儿子说到此处不禁眼含泪水。
“好了,都过去了。”一旁的妻子安慰着老人的儿子。
“哎,也是我命苦啊。”老人这时也眼中有泪,“我那小儿子才离世没多久,我那老伴儿也因为身患疾病而亡。现在一家人只剩我们三了。”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想活就应该好好地活··”姜启安慰着这一家人并且将自己好兄弟张焕的死也告诉了他们。
“我的好兄弟离世时我也万念俱灰,可现在我有了活下去的意义,他的父母和我的父母都在人世,他们还需要我的照顾。”姜启握着老人粗糙的手接着说,“你们也还有一家人,你们也要为了你们自己而活。”
“嗯。”老人拍了拍姜启的手,“这我也明白,只是每每想起我那老伴和小儿子心里还是会伤心难过。”
“这证明老伯一家都是有血有肉人,亲人的离去哀伤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好好地活下去。”姜启这样说。
“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懂的倒挺多的。”老人看着身边懂事的姜启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小儿子,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
几天后姜启与老人一家道别。
“就到这儿了,老伯你们小心。”姜启跳下牛车站在路上对老伯一家说到。
“小伙子路上小心呐。”老伯叮嘱道。
“老伯放心,你们向西边走也小心些。”姜启要向东北方走不能再与他们同路。
“好好好,小兄弟也一路小心。”老人儿子和妻子也和姜启说着话。
“好。”姜启站立在原地看着他们离去。
“哎呀,休息一下。”夜晚时分姜启在丛林中找了一处山洞准备休息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