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我和你娘决定了,让你先去城中军事学院探探情况,等你弄清楚了,你妹妹再长大些,就也把你妹妹送去。”
“啊,爹,你送我进城就是为了给我妹妹探路啊,这不好吧。”小子虽然说着这些话,可一点也不埋怨,反而嬉笑着走到自己还只有四五岁的妹妹身旁逗弄了起来。
“怎么,我是你老子,让你给你妹妹做点事儿都不行?”当爹的瞪大眼睛说。
“行行行,我去,我去,谁让我妹妹这么讨人喜欢呢。”小子说着抱起他的妹妹出了门到村中闲逛了起来。
第二天,小子的父亲陪着小子到了姜启身前说明了他们的打算。
姜启听后很是高兴。
“这挺好的啊,我就一半吊子,经验学识都不如城中学院专业的师傅,你们能够第一个做出这个决定,我大力支持你们。”
“我们现在离开,总感觉有些对不住您。”老父亲对姜启说。
“哎,孩子的前程重要。”姜启说着看向其他来学习的人说,“我希望你们也能踏出心中的那一步,我只能引你们上路,之后的路可不能给你们多大的帮助了。”
父亲带着小子离开了,他们向着天御城走去。之后的几个月里村民中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天御巨城的军事学院了,虽然姜启教导的人越来越少,但他心中是充满喜悦的。
“张川,小芹,你们看这么多人都已经去城里了,为了不耽误张素,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她送去了?”姜启向张川他们建议。
“舅祖父,让我们再想想吧,张素现在才八岁,我们担心她一个人在外受欺负。”张川还是无法决定。
“好吧,我也不强求你们,其他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之后我只需要教导两三个人了,我虽然让你们送走张素,但我这不是想推卸我的责任,接下来的时间我也会尽心教好她的。”
“谢谢舅祖父的体谅。”张川和小芹感谢着姜启。
学员数量的减少,姜启每天多出了许多时间,现在他除了教一下张素和其他两位中年不想离开的人外,他自己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修为,来到天御,见到姜念后,姜启几乎没有对自己的修炼上心过。
几日的不辍修行,姜启恢复好了这几个月所损耗的真气,除了体内真气更加凝练外,他在修为上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除了这些事情外,姜启每天还会输出真气调养姜念的身体,虽然这不能帮姜念延长寿命,但能让她不受身体上疾病疼痛的困扰。
转眼间,姜启和姜念一家已经重聚了一年多,这一天姜念所剩的生命也来到了尽头。
姜启,张川,小芹和张素都围在姜念床前。
“奶奶,我们不想你走啊,我和小芹张素还要再孝顺你呢。”张川流着泪跪在地上看着床上躺着的姜念道。
“是啊,奶奶,我们还要一起生活好多年呢,你可一定要好起来,我还有好多生活经验要向你学呢。”小芹也跪在张川身旁流着泪对姜念说。
“好,好··我·知道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你们父母走后,我还赖活了这么多年,辛苦你们了。”姜念躺在床上小声地喘着大气说。
“一个人活到我这岁数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去见见先前的人了,你们这些年很是孝顺,我和你爹娘们在地下都会保佑你们的。”
张素哭着小脸半趴在姜念的被褥上,“曾祖母,曾祖母你不要走,你走了以后爹娘骂我的时候都没人保护我了,呜,呜。”
“哈,哈··”姜念艰难地笑着,“素素放心,爹娘不会骂你的,要是他们骂你了你就对着院中的那棵枣树说,到时候曾祖母一定帮你好好骂骂他们,好不好。”
“嗯,说话算话,不能骗我。”张素站直了身子道,一边的小芹扶着她两条手臂。
“哥,哥··”姜念看着姜启呼唤着他。张川他们跪在地上给姜启让出一条路,姜启来到床边坐下。
“你们出去吧,我想和我哥说几句话。”姜念用细微的声音道。
“是。”张川一家人退出了门。
姜启握住姜念的手,心中很是难受。“对不起妹妹,哥哥空有这一身修为,除了能为你缓解疼痛外,再没有什么有用之处了。”
姜念缓缓地摇了摇头道:“哥,你别这么说,大多数人生命的最后时刻总是会忍受着许多痛楚的,可我有你在,我生命的最后一程没有丝毫的难受,这可是一般人不能得到的解脱。”
“而且我活了一百多岁,在这附近村子里都是最长寿的人了,足够了。我时刻在想着,这上天让我活这么久是不是就是为了等你回家呢。万幸的是,你确实在我活着的时候回来了,还陪我度过了这么长时间。这辈子我拥有了敬爱的父母,相爱的夫君,孝顺的子孙,已经没什么遗憾了。”
姜念停歇了一会儿后又道:“哥,我知道你现在和我们已经不是一类人了,你在这个小村子里待着,完全耽误了你的实力。其实你回来后向我们展示了你的修为后,我就已经明白了,可我是个有私心的人,我不想才和哥哥重聚就又要与你分别。”说着姜念笑了笑,“现在我即将死去,你也已经陪伴了我一年有余,我想我不能再把你留在这儿了。我死后,你要是想离开就离开吧,至于张川他们,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你以后如果想起了他们,有空再来看看就好。”
“妹妹多虑了,我在这村子里待得挺开心的,我都还没陪够你呢,怎么舍得离开呢?”姜启眼中噙着泪哽咽地说。
“我··我,我···”姜念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妹妹,妹妹!”姜启看着自己年迈的妹妹一点点地闭上了眼睛,门外的张川一家人听到姜启的喊叫声也明白了,他们一家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张素更是嚎啕大哭。
一会儿后,姜启推开了房门,张川一家进了去,接下来的几天,村里人都一一来吊唁这位活得最长,对大家都很和善的老人,包括那些到城中修行的人们。
“姜哥。”武三带着家里人来到院中和张川他们站在一起的姜启身前,叹息地鞠了一躬,他身后的家人也跟着鞠躬。姜启不说话带着忧伤的表情回鞠了一躬。
“大师。”其他人也一一从姜启身前走过,表示敬意。
一切事毕,同村的几位壮年男子将姜念的棺木抬到墓地寻了一块接近姜云夫妻的空地按着礼仪下葬了。
待众人离去,姜启又在姜念的墓前待了一天一夜,回想着他们重逢后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