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皇上赵司靖勃然大怒,朝上怒斥杨青远教女无方,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讲了许久,杨青亿实在是于心不忍,上前一步道:启禀皇上,杨大人官居从七品,未竟朝会之列。
赵司靖成功地被杨青亿气得一口血喋在喉咙。合着他在这里训了半天的话全给文武百官跳小丑呢?
怒气冲冲的宣布退朝,杨家一家老小自然是浩浩荡荡地去请罪了。
赵司靖才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直接下令不见。得了指令,杨家人就退了去,毕竟他们也不是真心诚意的来请罪。
得知杨家人转头就走的赵司靖一气之下拂了桌上的奏折。
杨家人路过御花园时,一身萧索的赵元祁沉声问:九小姐真的逃婚了?
在最前的杨明怀沉重点头,赵元祁又问:逃哪儿去了?
有没有人跟着?
你们怎么不看着她?
她这样多危险?
赵元祁怒号着,赤红着眼眸,如果逃跑的不是自己的孙女儿,杨明怀真想对他说一句节哀。
杨家人一问三不知,赵元祁回了自己的庭院,他坐在窗前,拿出了他昨日雕得人像,只有一张脸,依稀可辨认是小九儿。
指尖轻轻摩挲着那脸庞,温柔而又伤怀地说:为什么要逃婚呢?你知不知道你把自己置入了多么危险的境地?你要是不想嫁可以来和我商量的?我们一起想办法不好吗?
而后他又说,小九儿,你知不知道我很想你。随即便将它收了起来。
赵元祁以为他是不爱杨云亭的,对她可能更多的是敬畏或者责任,而昨天在收到她逃婚的消息,他心里好似空了那么一块儿。
晚上一个人裹紧被子,在黑夜里胡思乱想。
有个少女巧笑倩兮地说:我杨小九是来求姻缘的,既然你要报恩,那娶我为妻可好?
少女她也为婚事很苦恼,你只有祖母催着,我是父母祖父母与叔伯,你不知这疾苦,总之可愁煞我了。
可当他畏惧杨家势力明提亲暗毁约时,她比任何人都冷漠,臣女不知六殿下,有所冒犯,还望海涵。至于婚事,臣女高攀不起。
她说它宁愿红妆换戎装参军去,金戈铁马一辈子,也不愿与他成亲。
就这样,一个只相识几天的姑娘,在他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隔日京城里又传出一道消息,六皇子也逃婚了
很快流言的风向又变了,成了是六皇子与九小姐私奔啦
赵元祁打马西行,一路出了城门,行至二三十里路时,入了茶舍歇脚,而旁桌人胡吃海喝,侃天谈地,说得正是他。
且说那六殿下,十八岁未封王,前日里突然封平王,又得圣上赐婚,杨家九小姐的正妃,管家五小姐与谢家四小姐为侧妃,全是百年世家之女儿,姿色倾城,不知道的还要以为六殿下要乔迁东宫呢
是啊,谁成想先是九小姐逃了婚,再是六殿下离书出走,现在管五小姐谢四小姐双双报团痛哭流涕呢
赵元祁留书出走这一趴真不在杨家的计划之中,虽然他此番少年意气,荒唐行事,但却赢得了杨家上下的欣赏。
杨青亿笑道:这小子,算他有几分良心!
又转头看向杨家三郎,三郎,去给临安送信,说是六殿下追妻来了,让小九儿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