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0章 太后和影香

太后心里委屈,越想越觉得自己活得悲惨活得失败,骂完儿子孙子后又恨上影香和杨云亭了:

女人真是没一个好东西,像个狐狸精一样勾走了她五十岁的儿子和二十岁的孙子呸!不要脸!

正对灯擦红缨枪想着挑哪个场子的杨云亭?

枪锋真利,差点儿就割破手以血祭枪了

正在喝安胎药的影香?

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就感觉胎动了一下

高泉被太后看得毛骨悚然,在皇帝身边伺候了三十来年,历经多少帝王之怒的他,只感觉水深火热的。

太后久久不言,他又颠着一颗心道:宜主儿她在宫中无亲无故,如今身怀龙嗣,明里暗里的又不知又有多少人惦记着,还请太后娘娘佛口慈心护她一程。

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有心无力地说道:哀家老了,一把老骨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散了!还需要人照顾呢,怎么可能照顾得了人?皇帝是不是忙傻了?如果是,赶紧找太医治治。

高泉

差点儿又给太后跪了,两尊大佛过招,他左右不得好,难受啊!

今天这一趟就应该让高庭来!

高泉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他怎么就鬼迷心窍的以为这是一趟好差事?一不留神差点儿就把自己给活埋了!

高泉苦着一张脸,要哭不哭的,太后瞧见他这模样又是一阵心塞,再一想冤有头债有主,何必难为这个小奴仆,于是大发慈悲一挥手,滚吧滚吧,寒氏那胎,哀家心里有数。

高泉激动得落泪,跪地高呼,谢太后娘娘救命之恩。

又怕太后反悔,立刻道:奴才告退!拔腿就跑了回去交差。

出了太后的寿康宫,仰头看了看那灰蓝灰蓝的夜空点着几颗繁星,显得夜十分地沧渺,一屁股坐石板上,才回了神。

太后才松口答应了替赵司靖照顾影香,夜里就懊恼了,她怎么就答应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她怎么就被那大白眼狼牵着鼻子走呢?

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第二日,她还是勉为其难的去照顾照顾影香,一路困倦的去了影香的水月阁,看着容光焕发的影香,她才迷茫的睁开了眼,寒氏,你这水月阁最近倒成了后宫里最清静的地儿,你这屋里燃的什么香?好熟悉。

影香非常的绝望,她深刻的记得去年她刚进宫,太后来她宫里说了几句话,她差点儿心梗到跳河,还好太后临走时给她晋了位分勉强有了点儿安慰。

也是那一次,她才知道等级森严的皇宫,还有那严格的升迁制度可以那样的草率。

影香答道:回太后,是香檀。边关战事不歇,百姓流离失所,嫔妾苦为女儿身不能上阵杀敌,只好每日礼佛半个时辰,祈求天佑我大渝。

太后漫不经心的看了她一眼,然后点了点头,你有心了。你太能装了。

而后又严肃道:不过如今怀着身子,这些事也不必你亲力亲为,凡事当以你为先。

影香低头应是,然后太后又来了灵魂一问,今日可有服安胎药?

影香职业假笑的脸绷不住了,安胎药那不是人喝的东西啊

大庭广众之下,影香还真是不好撒谎,哀声道:未曾。

太后就佯怒道:这都快晌午了,安胎药还不曾服下,寒氏,虽然你这胎五月有余,算是坐稳了,但也不能如此草率。看她就像看不懂事的孩子一样。

影香

太阳刚从山底爬上来,怎么就晌午了?

影香不明白,太后这个时间算得让她怀疑人生。

太后发怒,水月阁乌泱泱的跪了一群人,青红替影香辩白道:回禀太后娘娘,其实半个时辰前,奴婢已经让小厨房熬上了,不稍时便能呈上来。而且这安胎药主子一日都不曾落下,还请太后娘娘放心。

太后看了青红一眼,又看了看影香,转瞬笑道:是吗?那是哀家错怪你了。

影香也顺着回道:太后娘娘也是忧心臣妾,是臣妾之福。又恢复成一脸浅笑的模样。

太后点头,顺着台阶往上爬,嗯。哀家也是忧心则乱。

爬得影香默默无语,又是一阵心梗。

太后的目光从她的脸慢慢移向了她的肚子,又好似特别好奇,也不知你这胎是儿是女?若是个女儿,那你便有福了,寒氏。

影香我也这样觉得。

但她不能这样说,因为赵司靖想要个儿子。

太后就默认影香忧伤了,于是好心安慰道:寒氏你别伤心,也不是说儿子不好。哀家是过来人,这养儿子啊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女儿好歹能陪个你十几年做个贴心小棉袄,这儿子呀,米是从小担忧到大,小时忧心他是否成材,大时你就又忧心他家宅是否和谐平安你看哀家,老了老了,还要给皇帝操心他后宫这些糟心事,关键啊还得不到一句好,他啊总以为是理所当然!

只是一开始啊听着还像那么回事,这太后越说啊这话儿就越偏,偏得影香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而且太后滔滔不绝的,完全不给她插口的机会。

影香想阻止,可又有心无力,就只有抓着茶杯默默地承受着太后对皇帝的埋怨。

而太后忽然看向她,寒氏,你看,这完全不是养儿子啊,这绝对是养了个爹,养了个祖宗。

影香转了转眼眸,默默点头。

太后又拉着她说:你说这苦不苦?这累不累?关键你还不敢吭声!

影香跟着太后忧愁的叹了一口气,两人面面相觑。

影香等着太后继续说下去,而太后却是看着她等她发表意见,默默对视了一会儿。

影香她勉强打起精神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太后娘娘说笑了,皇上他日夜牵挂着太后,皇后也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太后也是时时恭敬。是太后娘娘始终忧心着我们这些小辈儿,总想为皇上皇后分忧,皇上自然是明白太后娘娘心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