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云亭的注视下,户部侍郎一字一顿道:奏请王妃贬谪微臣,授予微臣巡狩之权,辗转归良人之境,监督当地命官,全权负责归良人归良之径。
字字句句坚定不移,铿锵有力。
杨云亭忽的明了,他为何说要造反了,这是不给自己退路啊,也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她要么应下,要么他死。
可如此忠直之臣,她又如何舍得让他被处决?就连是流放她也不忍心。
杨云亭叹了一口气,其实户部侍郎不用那般决绝斩断后路,她求之不得他去保护那些归良人,她和赵元祁真的没有三头六臂。
杨云亭扶起他,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来,侍郎你而今不到四十,坐上了户部侍郎,四品大员。钦差大臣于地方巡狩最高也不过是五品。脱离了京都,巡狩各地,为了一群伎子就舍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侍郎,可值得?
那些伎子和他无亲无故,他大可视若无睹,安安稳稳的做他的户部侍郎,走他的康庄大道。
为着这些归良人,为着他刚才那几句大逆不道的话,他这辈子怕是与京城绝缘了。
户部侍郎却是轻轻地笑了,卑职也有理想。
理想?
户部侍郎脸上含着笑,更添几分随和儒雅的温润。
杨云亭在心中默默反复咀嚼着那理想二字,自古以来,士大夫最崇高的理想莫不是平天下,天下大同。
朝中为官者还有几人记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杨云亭心下感动,看着这户部侍郎,侍郎方才说本宫太过理想,相信官场官员相信百姓为善,过于妄想。那侍郎又
既知太过理想,终是妄想,为何还要舍了这大好前程去做那可能永无结果之事?
户部侍郎拱手回道:卑职愿做能让王妃相信的臣,能让伎归良人倚靠的父母官。
一字一顿,重若千钧。
赵元祁当政以来,所施行的一系列措施,户部侍郎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六殿下和平王妃是真知民生疾苦、愿不辞辛劳为百姓谋福之人,更甚者愿意赴汤蹈火。
尽管过程和手段确实令人诟病不已,但可见其赤诚之心。
不然何以锋芒毕露展现自己治世才干,挑战世家权益,与群臣做对?又被其他几位皇子视作眼中钉?
户部侍郎想,如果赵元祁为君,必是贤君。只可惜六殿下身体不好
不过不重要,赵元祁既一日执政,他就当效忠一日。
既幸遇贤君,当鞠躬尽瘁。
户部侍郎的想法很简单。
杨云亭略微思量一二,问:你会功夫吗?
他既然说他要做能被她相信之臣,能是百姓倚靠之官,那她当也要给予信任并鼎力支持。
户部侍郎垂眸,略懂皮毛。
杨云亭念户部侍郎方才不敬之词,恐会被其他三位皇子所不容,而户部侍郎此后又要巡狩各地,担心官场险恶,强龙难压地头蛇,他会有性命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