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歌走到柜台前礼貌问,心里隐约有点期待,又怕失望。
邮局工作人员抬头看向她,随口问什么名字?”
“唐婉歌。”
“你稍等,我看看。”
工作人员低头翻看记录,唐婉歌视线忍不住跟着她的东西,微微捏紧了手指。
不多时,工作人员平静的嗓音响起,唐婉歌,两封,哦,还有两个包裹。”
“真的?是哪里寄过来的?”唐婉歌惊讶,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信还没看到,迫不及待的就开始追问。
工作人员一边帮她找信,一边低头又看了看记录,似乎瞧出了她的激动,笑气带了笑意,安抚道别急,这上面写一封来自首都,一封是江城的,你是下乡的知青吧?”
唐婉歌点点头,扣紧手指有些说不出话来,江城是大姐的夫家,而首都,是家里人来的信,爷爷怎么会突然让家人联系她了?
工作人员把信交到她手上,两封,信封上是她熟悉的字迹。
是爷爷的字!
唐婉歌眼眶一红,差点忍不住当场就拆开来看看,工作人员又搬来两个不小的包裹。
包裹也来自两个地方,大点那个看地址是大姐寄的,另一个小一些,但分量很重,是来自首都。
唐婉歌把信收进包里放好,准备回家再看,收回手时郑重的拍了拍,又仔细确认了一遍。
事情出了点变化,不能就这么去找赵芳芳了,唐婉歌趁着跟工作人员道谢的机会,跟人商量先把东西放在这,她等会儿再过来拿。
工作人员同意了,唐婉歌原路先回去找赵芳芳,跟她说了情况,两人又一起去机械厂。
两个包裹再加上她买的东西,两人走路提回去太麻烦了,去找赵斌给她解决。
谁知到了机械厂才觉不巧,赵斌上午出车了,还没过来,两人也不能干等着。
赵芳芳提议去找赵卫安,问他借个车,她两人推回去。
赵卫安就在车间上班,找他很顺利,一了解情况,就拍拍胸脯保证,说交给他就行了。
转头跑回去跟车间组长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然后又借来一辆三轮车,骑着车连人带东西一起给送回村,过了又一身轻松的骑着车回去上班去了。
赵芳芳拿着她自己买的东西跟她道别回家。
唐婉歌没急着拆包裹,迫不及待的先把那两封信取出来拆开。
先拆爷爷写的那封,拆开抽出来厚厚的一沓信纸,约有七八张,唐婉歌大略看了看字迹,认出来有爷爷的,有爸爸的,还有妈妈的。
捏着信纸,唐婉歌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心情,拿起信纸从第一张开始看起。
爷爷的信不长,简单说了下家里现在的情况,还有交代她好好过日子的话。
再看唐爸的,交代的就清楚多了,总结一下就是,家里的危机过了,两位老人年纪也大了,一家人经不起折腾了,唐爸做主,辞了市里大学教授的工作,准备带着家人搬离市中心生活,暂定在市郊,让她好好的,不要挂心家里。
唐婉歌眼前微微模糊,起了雾气渐渐聚成泪珠盈在眼眶,拿出手帕按了按,她又拿起唐妈的信。
唐妈交代的就更多了,三四张信纸上一半是跟她说起家里的事,剩下一半都是在担心她的情况。
说她也辞了大学老师的工作,准备跟唐爸一起去市郊一所初中教学,说家里一切都好,信里似乎是怕爷爷看见了不高兴,只隐晦的提了提问她赵家人如何,最后加了句万事都不要勉强自己,有什么不适应的就给家里人说。
看着看着,唐婉歌又笑起来,眼睛刚弯了弯,聚在眼眶里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她又赶忙擦去信纸上的泪珠,怕水渍模糊了家人的字迹。
看完了信,唐婉歌心里忍不住泛酸,家里人都没事,这很高兴,可是她一想到明明是大学教授的爸爸,副教授也快评级的妈妈,现在两人却自降去教初中年级,她就心里难受。
这点,唐大姐信里说的,就跟她是一样的想法,但后面她又提到,这样已经很好了,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以后总有相聚的时候。
唐大姐在信里解释了她为什么现在才回信,也是因为阴差阳错,导致她迟了一个多月才看到唐婉歌的来信。
送唐婉歌离开家前,唐爸给大女儿去了信,大意是让她嫁了人以后就在那边好好过日子,家里能不联系就不联系了,唐大姐一听就觉得不对劲,正好她男人也算半个体制内,当即让他去多方打听,这才知道家里可能要出事了。
都是唐爷爷手底下教出来的孩子,一个爹妈生的,唐大姐要是会听唐爸的,家里一出事就躲的远远的,当真就断了联系,那唐婉歌也不会想给她写信了。
事实上,唐大姐一了解情况,转头就定了回首都家里的火车票,把孩子都留在丈夫家,一边让他动用自己的关系尽量打点,虽然离得太远不一定用的上,一边下定决心回家陪着年过半百的父母和年迈的爷奶,即使家里真出了事,有她在,还能多照顾着。
唐大姐是等首都家里都安顿好了才回去,这才看到了唐婉歌寄给她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