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6、第二十六章

好在几天的功夫被子就套好了,那些人不用再上门,她只要躲在家里不出去遇不到那些爱打听事的就能清净不少。

不过那些个婆婆婶婶也都没恶意,乡下地方嘛,除了地里的活,整日里的谈资也就剩下那些八卦了,谁家有件大事小事的都能谈论个十天半个月,没恶意,但也挺让人烦恼的。

唐婉歌还没忘记要给赵斌做衣服,跟赵奶奶去镇上时特意买了几尺本地纺织厂生产的白色细棉麻布,做出来的衬衫虽然不笔顺,但这料子穿在身上舒服,她摸着不错,又特意多买了些,准备给自己也裁两件贴身穿的衣服。

由于是镇上自己生产的,找找厂里关系卖给本地人就优惠许多,厂里还有那种瑕疵的布都不用布票,就是贵,现在基本人人工资仅够温饱,一般买的人也不多。

她从家里带来的布票基本都拿给赵奶奶用来买那些颜色鲜艳的布料了,就这老太太还愁着没给她买到一床缎面的料子。

那些婆婆婶婶们上门的时候,唐婉歌就躲在屋里做衣服,在赵奶奶的指导下,几天下来,衣服做的也有模有样的。

衣服刚做好两天,赵斌就又回来了,这回,他调好了时间,回来就是商量结婚的。

两人都配合,再有赵奶奶和赵老爷子帮着操心,之前还只是忙着给唐婉歌准备嫁妆,现在,连具体日子都看好了。

最近的好日子,定在半个月后,时间太紧了,十几天的功夫要准备好多事,幸好嫁妆的事早早做了打算。

结婚这么大的事,两位当事人反而没什么事情做,直到临近婚礼前几天,赵斌请好了假,分了两天带唐婉歌去采买各种东西。

第一天先到镇上买那些以后要用的什么脸盆暖水瓶啊,茶壶枕巾之类的,零散的东西,这些赵奶奶也有讲究,颜色都要求喜庆的,最好是印着花好月圆,绣着鸳鸯的大红色。

到了第二天,两人特特早早的起来,因为赵斌想带唐婉歌坐车去市里买衣服,昨天瞧着镇上的衣服样子都不怎么好看,他瞧着都不喜欢,更别说买给唐婉歌的,要买就要给她买好的。

这两天赵奶奶也没闲着,家具做好后,晾了几天散味,她赶在婚礼前就使唤着儿子孙子帮忙给搬进了赵斌家,左右都在村里,就不走那个程序了,提前帮两人布置好了,省的之后再麻烦。

只留了一个红漆大衣柜到时好留着装唐婉歌的衣服带过去。

村里办喜事简单,讲究的人家就按习俗走,相看下定,再到婚礼请吃酒,不讲究的,直接接了人进门,一挂短炮炸两声响,村里人听见了,知道这家娶新媳妇了也就算了。

唐婉歌和赵斌两人跟这两种都搭不上边,但赵奶奶发话一定给俩人办个热热闹闹的婚礼,从她帮唐婉歌准备嫁妆也看出来了,后面陆续商量定好日子,准备东西,一五一十的妥妥当当。

不过说起嫁妆彩礼这个事,赵奶奶又是一肚子的气。

之前赵斌回来商量结婚的事时,赵老爷子也没避开家里其他人,柳金花当时也在场,一开始瞧着还挺正常。

结果一说起彩礼她就胡咧咧开来,一会儿说什么三大件,三转一响的,一会儿又特特的提一嘴她娘家妈去年给人做媒,成了后人给了谢媒礼云云。

赵奶奶一听气得一口气喘不过,站起来就把人给撵了出去,当着全家人的面,一点脸面都没给她留,赵大伯脸色也发黑,差点都不好意思继续坐下去。

赵斌倒是挺上道,伸手就把存折递给了唐婉歌,全部家当都给她,想买啥就买啥。

瞧的赵奶奶骂他也不是夸他也不是,唐婉歌也跟接了个烫手山芋似的,忙给他丢了回去。

若是结婚后他把存折这样重要的东西交给自己还说的过去,这现在就给她拿着,传出去人还不得议论她管的宽呐。

赵斌是真没想那么多,唐婉歌瞪他一眼,又把存折还回来他还觉得挺遗憾的。

“行啦,知道你没二心,对糖糖好,这事等你们结婚后自己关起门来自己商量去,今天先说说婚礼怎么办。”

赵奶奶哭笑不得的摆摆手,示意他赶紧收好。

赵斌脸皮厚,大大方方的老实坐那听着,不时认真的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唐婉歌则羞的耳朵根都红透了,但也知道现在不是躲羞的时候,侧着脸垂下头也认真记着。

赵大伯看看自家老爹,再瞧瞧眯眼笑呵呵的亲娘,暗暗叹口气,到底是坐那没动。

得,自己屋里的惹事,他还是留下来听着,多帮着干点活,好将功补过吧。

关于彩礼这个问题,赵斌是毫无议异的,只要唐婉歌想买,他存折里的钱也够,还有票什么的,还是那句话,只要她想买,他立马就去打听。

但这件事情上,唐婉歌跟赵奶奶的想法挺一致的。

那些都是虚的,条件宽裕时另说,现在这个时期,能不浪费就不要乱花钱,知道赵斌有这个本事挣给她,但主要是她用不上。

三转一响,手表收音机唐婉歌都有,缝纫机她不怎么会用,自行车现在也用不上,所以有那钱干什么不好呢。

赵斌给唐婉歌的惊喜,已经远远超过了她之前的了解,现在,她开始隐隐期待起搬离赵家后要过的生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哈!惊不惊喜!本来想设定到九点的,还是算了,一起放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