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皇上还在里面吗?红缨听了苏沐的命令,到晚膳时候来请顾华景,看了眼寿康宫的架势,群臣还在跪在那儿,就知道今日的事情怕是很难解决,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皇上正在与太后谈天说地,意犹未尽呢,姑娘辛苦,劳烦跟皇后娘娘说一声,请娘娘恕罪。朝着景仁宫的方向行了屈膝礼,那老嬷嬷有礼的跟红缨说着。
嬷嬷放心,奴婢定将话都带到,还请皇上注意身体,莫要伤了身子。红缨冲着那老嬷嬷行了礼,就沿着原路返回了,一众臣子在外面渐渐地没了信心,因为顾华景过于固执,他们都有些灰心了。
皇上,皇后娘娘让红缨来过了,奴才已经让她回去了。总管公公对着跪坐在软垫上的顾华景说明着情况,神色间也有些疲惫,毕竟顾华景这个样子也有一整日了。
那群大臣呢?顾华景没有抬头,继续盯着太后的画像,轻声细语地问了一句。
还在外面跪着的。弓着个腰,那总管正好能凑近顾华景些。
出去劝一下。看了看天色,这时辰,怕是已经有人忍不住了。
奴才这就去。给顾华景行了一礼,总管就自行退了出去,顾华景倒是没受影响一样,继续跟太后待在一起。
各位大人,皇上说了,今日要与太后好好叙个旧,您们还是回去吧,也别为难奴才了。总管将话说的精明,明白的告诉旁人,顾华景今日是不可能屈从他们任何一个人。
众臣面面相觑,两次在顾华景的手里受挫,已经有人不再相信几代功臣苏大人的话了,纷纷埋怨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皇上既要与太后秉烛夜谈,臣等不便打扰,如此,就先行告退了,还请皇上恕罪。苏大人两处为难,最终也架不住众人的异议,最后告了罪缓缓退了出去。
宫门口,本到了宫门下钥的时辰,却见着一行人一前一后地往外走,一个个都看起来疲惫极了。
皇上,苏大人他们已经走了,奴才让人看着他们出了宣武门。总管看了一眼还跪在那儿的顾华景,弯腰低声禀告了一番。
顾华景听了这话,这才慢慢站起身来,虽说有垫子垫着,可是也是伤膝盖,突然起身,膝盖处隐隐作痛,强行维持着颜面,顾华景让人用软轿抬回了景仁宫。
第二日,再次上朝,没人再提及遣散后妃之事,群臣都在私下里把顾华景与苏大人同在寿康宫跪着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就连本对顾华景不再上心的丞相,一时间也长叹一口气。
启奏皇上,臣年事已高,已不能再担此重任了,臣只想告老还乡,安度晚年,还请皇上恩准。丞相趁着一个极好的势头,脱口而出道出自己要辞官的心愿。
丞相,这顾华景也没料到丞相会突然来这么一下子,想都没想就要回绝。
皇上,先帝在时,老臣鞠躬尽瘁,不求回报,如今,臣恳求皇上,准许老臣告老,了却残生。丞相说着说着就跪下了,十分恳切的求顾华景准许。
你本该配得上更高的荣耀的。顾华景看了一眼跪伏在地上的丞相,十分冷静地说着。
皇上,臣别无心愿,只求可以辞官,而后开个学堂,与那些年轻的孩子们待在一起,也不失为一种恩赐啊。丞相倒对自己的地位没有一丝的怜惜,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顾华景。
既如此,便如丞相所言吧。顾华景最终还是松了口,准许丞相真的辞官,一时间,朝野各处势力纷纷打起了自己的小心思,要知道,丞相没有辞官之前,各方势力那可是相互制衡的,若是失了丞相,丞相的大权又该如何安置呢。
下了朝后,顾华景留下了丞相,想要与他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叙叙没有外人听的话。
丞相,何苦要这样做?顾华景最后再看了一眼丞相,问着他。
皇上,老臣屹立在朝堂高位上数十载,本就是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如今,皇后娘娘宠冠六宫,一人独大,岂不是更让人惦记,沐儿年纪尚轻,得皇上宠爱,可以独享皇上一人,对老臣一家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臣若是再在朝堂上大权在握,难免有人会针对沐儿,老臣就这么一个女儿,虽说是女子,可已经为丞相府添了不少荣光,老臣不敢再奢望了。丞相白白的长长的胡须垂在下颚,语重心长地与顾华景说着平日里不可能说的话。
顾华景坐在上座,看着底下动容、处处为苏沐着想的丞相,一时间五味杂陈,不知道如何说。
皇上,善待小女,老臣别无他求,此后,臣便蛰居京城,与书生为伴了,皇后娘娘以后也再没了强大的娘家,全凭皇上做主了。说完,丞相就要跪下来恳求顾华景,求他定要护的苏沐一世周全。
相爷放心,朕自不会亏待了皇后,还请相爷快快起身吧。顾华景抬了抬手,承诺了一番,丞相这才从地上起身,一脸的感谢。
两人最后闲话家常了一番,丞相深觉再留在宫中也不合规矩,便要起身告辞,顾华景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看了丞相缓缓地转身,迈着不大的步子往殿外走去,顾华景一刻都没有挪开自己的眼睛,趁着外面的日光,丞相朝服身后的图案波光粼粼,十分刺目,直到,丞相离开了顾华景的视线。
来人,传朕旨意,即日起,丞相告老还乡,安度晚年,按照亲王的礼制每年供给,特赐丞相夫人为正一品护国夫人,丞相列入护国忠臣表内,名留青史,丞相府全府不用离京,另外着礼部帮助丞相筹办学院,再让内务府送些合适的东西过去。顾华景伸手碰了碰案桌上的御笔,用手指摸索着,思量着其余的十分重要的事情。
总管没有多话,立马去了六部,安排丞相的一切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