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还没有结束,玉隐迈上殿外的台阶,一步一步的走了上去。
殿外值日的侍卫见了玉隐,忙低下头,说了一句:玉隐县主好。
玉隐对他们淡然一笑,就往殿门口一站,十分的光明正大。
玉隐身边的净荷道:小姐,我们在这里没事吧?
玉隐十分平静的说:放心好了,没事的。
净荷也只好调整一下心态,本本分分的站在玉隐身边。
三公主偷跟着玉隐来上朝的地方,可她不敢走上去,只站在下面,仰着头往上面看。
三公主愤愤不平的说:司徒玉隐真是嚣张跋扈,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堂堂一个公主都不敢上去的地方,她凭什么站在那门后偷听?
玉隐看见台阶下的三公主了,干脆朝下面挥了挥手,那表情似乎在说:你也上来吧!
三公主很生气,她搅着手帕,走到一个侍卫身边,附在他耳边说:你去把司徒玉隐赶下来。
那侍卫低下头,直截了当的说:回三公主,卑职不敢那样对玉隐县主,请公主不要为难卑职。
三公主把那名侍卫一瞪,哼了他一声甩头走开了。
玉隐看见了,捂着嘴巴笑。
朝廷上的大臣还不知道李敏不让小皇帝不能批阅奏折的事,这不奇怪,毕竟昨天才发生。
说是让小皇帝批阅奏折,其实就是让他看一看,走一个过程罢了。现在因为小皇帝改了李敏批阅过的奏折,所以李敏心里不是滋味,就不准小皇帝再看了。
玉隐望着里面一排排的大臣,她认真的思考着:她想但愿她给小皇帝的暗示,小皇帝能够很好的完成。
小皇帝已经长大了许多,玉隐明白凡事不能让他一味的忍让,有时候是要做些什么事,才有会一些大臣愿意忠心他。
随着一声退朝,大臣们纷纷的走了出来。
玉隐没有躲开人们的视线,而是大大方方的站在栏杆边上,光明正大的看着他们走出来。
刘德新等几个官员看见了玉隐,都走过去打了招呼。文尚书看了,愣了一下,朝玉隐点个头,随后就离开了。
刘德新说:文尚书也不给县主打个招呼就走了。
玉隐笑道:家里姨母等他,回去晚了可不好。
几个官员附道:可不就是那样。
陆续一些官员过来跟玉隐打了招呼,玉隐礼貌性的给他们道了万福。
各位大人慢聊,玉隐告辞了。
玉隐县主慢走。
等玉隐走了,他们也散了。
玉隐来了凤华殿,直接走了进去,见了李敏就行礼。
李敏问道:听宫女说你早来了。
玉隐笑道:是,玉儿来了好久了。见母后不来就跑去前朝看母后了。
来得那么早干嘛?每天那个时辰都是在上朝,你来了就只能等了。
也不无聊啊!我把珍珠膏做好了,迫不及待想给母后,所以一大早就来了。
玉隐一说到珍珠粉,净荷立刻端了上来。
母后,这就是玉儿亲手配置的珍珠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