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心境不一

因为我还有对我很好的弟弟,在府里,也就只有弟弟心疼我这双脚。我弟比我小一岁,在我被祖母关进佛堂,勒令家里人谁都不许给我送吃食,

并吩咐下人严守厨房,免得我身边的丫鬟偷拿东西给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弟悄悄把他吃的糕点小心翼翼地藏起来,

他设法把看守我的老妈子引开佛堂,把自己的糕点送给我吃。”刘贵人说着,向来冷艳的脸上浮开一抹温暖轻淡的微笑,她目中神光轻松而柔和:

“我不是个聪明的,被皇上南巡带进宫,挺怕不知哪天死在这宫里,现如今被迁居到这幽静的景阳宫,说实话,我很开心。”

齐常在笑:“这份开心得算我一个。”

刘贵人看向齐常在,微笑回应:“嗯,我们一起开心,回头咱们想想法子,在这偏殿外面开块地种上蔬菜,要是能再养上两三只鸡,日子定过得快活自在。”

不用和人算计争皇宠,每天简简单单地过自个的日子,想想都轻松得很。

“刘姐姐,齐妹妹,你们都不喜欢小脚,难道在你们眼里,咱们这脚真得很丑陋?”

蒋常在听完刘贵人和齐常在所言,依然有些怀疑地看向二人:“一开始娘给我缠足的时候我也哭得厉害,但娘说咱们女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唯有这样,日后才能找个好姻缘,否则,不仅会被人嘲笑,还很难嫁出去。再说,你们真不觉得咱们走路的样子很美吗?”

“晃晃悠悠,走路要人扶,走两步就气喘,这叫好看?”

齐常在嘲讽蒋常在:“你要是实在接受不了住在这景阳宫,尽管自个想法子去皇上面前闹去,看皇上会不会因为你两滴泪就心软,就把你迁出景阳宫。”

道不同不相为谋,她最是看不惯蒋常在这种愚笨的女子。

蒋常在被齐常在说得眼里泪花打转:“我……我们是皇上带进宫的,是皇上的女人,皇上不能对我们这样的。”

刘贵人冷眼看向蒋常在:“皇上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缺你一个?”

认不清形势,不安现状,这人在景阳宫的日子势必不好过,更甚至过个三五月,就会像失去水分的花儿,凋落在这景阳宫。

“刘姐姐,我要放足,兴许放足后,这脚没准能慢慢恢复点。”

齐常在忽然说,闻言,刘贵人叹气:“你觉得可能吗?我是六岁缠足的,到十六七岁,脚就已然定型,想掰回来,怕是难。”

微顿须臾,她又说:“就算咱们能再次承受那份痛苦,可这脚趾掰直,等于把骨头掰正,没有太医专门医治,一双脚只怕要彻底废掉。”

想到自己尖尖的小脚,想到每次清洗时的费劲样儿,虽然不疼,却真得看一次令她厌恶一次,尤其在夏日,洗过脚若不穿上熏过香的鞋袜,即便没味儿,在她心里都会升起股子异味。

“试试吧,刘姐姐,咱们就先试试,每日洗过脚自个给自个按摩脚背脚底,能恢复点是一点,实在恢复不了就这样呗。”

齐常在继续劝说刘贵人。

“行吧,就听你的,试试。”

已定型的脚,放开后十之无法恢复,不过,在刘贵人心里,齐常在人不错,她不想太过拒绝对方的好意。

“咱们没进宫前,这宫里肯定还有其他小脚妃嫔,你说她们会不会也被皇上厌弃?”齐常在问。刘贵人拧眉想了下,说:

“那些都是后宫的老人儿,伺候皇上有些年头,不管有没有生育过,在皇上心里到底有几分情意,皇上或许不会再给予圣宠,但应该不会像咱们一样被迁居到此。”

御花园。

“梁九功,你说女人缠足后的小脚那么丑,男人怎就会喜欢呢?”

康熙负手站在一凉亭内,吹着迎面而来的凉风,望着天边的落日随口问梁九功,听到他这问话,梁九功知道他家主子爷没指望他作答,

只是一味地发句感慨,便规矩躬身侍立在一旁,并未答话,很快,他就又听到他家主子爷说:“朕就看了一眼,结果是既惊又恶心。怎么就能那么丑?那些赞扬小脚美的男人难不成都眼瞎不成?”

“这次禁缠足和放足,有皇额娘帮忙,肯定能在大清各州府彻底展开。”

作为皇帝,他以身作则,不喜缠足的妃嫔,不许缠足的女子参加选秀,他倒要看看,连带他在康熙元年颁布的禁缠足违令措施,哪个还胆敢在他面前作怪!

“传太子和贝子胤褆、长华到乾清宫,就说朕有事和他们说。”

走出凉亭,康熙脚步顿了下,与梁九功说了句,接着提步继续前行。

“大哥,你说皇阿玛召咱们这会去乾清宫要说什么重要的事啊?”

胤褆两年前虚十三,已经开始上朝,长华今年虚十三,所以年初那会同样上朝听政,至于太子保成,打小就被康熙带在身边,

在朝堂上听政是常有的事儿,这会子长华和胤褆得知康熙宣召,两人好巧不巧在阿哥所门口遇到,不由一同前往乾清宫,许是出于好奇,长华禁不住问胤褆一句,好从兄长这打听点什么出来,免得等会在乾清宫出状况。

胤褆摇头:“给咱俩传话的是同一个小太监,你不知道的事儿我自然也不知道。”

中途,两人又好巧不巧遇到太子保成,三兄弟先眨眨眼,而后不约而同摇摇头,意思是什么,哥仨心里皆明白——不清楚。

“看完了?说说你们的想法。”

康熙单刀直入,在仨儿子打千行礼后,直接把叶夏写的那份放足、禁缠足和如何应对策略给太子仨兄弟传阅,见哥仨看完,张口就问。他面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太子三人。

太子保成作为储君,自然先发表看法:“这事于我大清发展有利,同时让女子不再受精神和身体摧残,让她们走出后宅,自强自立,儿臣持赞成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