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老大爷开头,难民之中才逐渐出现谩骂的声音。
“前两天还人模狗样的,到后面就连人影都看不见了!”
“刚吃两天好的,后面就不给干粮了,现在干脆只剩米汤了!”
“粥喝完了也不见熬,都馊了也不扔掉!”
“太子府的人,狗眼看人低!”
“宁死不吃嗟来之食!”
夏倾月这才知道,在那光辉的外表下,内部早已腐烂不堪。
她连忙摆手,让人群平静下来:“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心中都有苦楚,但既然受到这样的待遇,为何不联起手去讨伐呢?”
人群一下子没了声音,面面相觑。
夏倾月低头写着药方,似是随意道:“太子固然有权有势,可百姓人多,自古法不责众,他不能拿你们怎么样。”
药方写完,她抬头笑道:“否则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博个仁爱之名。”
人群一下子炸开了,一开始只是窃窃私语,而后群情激愤,激动万分,誓要让太子给个说法。
夏倾月将药方递给老大爷,又吩咐翠衣多给了几个烧饼,这才唤下一个来。
平日里排起的长队一下没了一半,难民们凑到了一起,去往了太子的粥棚。
厉正寒本还在府中安睡,忽听到下人闯进来:“不好了,太子殿下,我们的粥棚让人掀了!”
“是谁如此大胆?”厉正寒冷然道。
“是……是那群难民。”下人心虚道。
厉正寒大怒,一把打翻了桌上的茶杯:“放弃!本王好意施粥,他们还有什么不满?一群丧家之犬,贪得无厌!”
说着,他不耐烦地摆手道:“爱喝不喝,叫人把他们镇住,再闹事就干脆把粥棚撤了!”
下人应了一声,便回去答话了。
难民们个个情绪激动,三言两语根本无法安抚,几日以来的怨气,尽数倾泻,远不是太子府的人可以阻挡的。
不光是粥棚,有的人已经来到了太子府,门口满是叫骂声,有的手里还有些烂菜叶、臭鸡蛋,见人便砸,还有的端来一碗馊粥,扬言要给厉正寒灌下去。
事情越闹越大,惊动了知县,更惊动了皇上。
皇上一开始还有些狐疑,在听说厉正寒给人喝馊粥,只为博虚名后,龙颜大怒:“逆子!”
随后下令,让厉正寒亲自施粥三日,所需银两皆从太子俸禄里扣。
还不容易挣来的名声,一天之内尽数奉还,百姓们更是对他唾弃万分。
嗅到气息的文武百官,更是立刻调转方向,太子府一时间门可罗雀。
厉正寒一连几日不敢出门,生怕一出门被人砸了头,只能在屋里生闷气:“刁民!都是群刁民!”
夏听雨连忙安抚他,皱眉道:“夫君息怒。他们这群人要聚在一起,并非易事,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不放派人去查查。”
厉正寒自觉有理,忙令人查看,京城内最近可有什么新变化。
“回太子殿下,京城最近来了个‘青云神医’,在城内开设义诊摊,好像曾经煽动难民闹事,还说什么‘法不责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