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章大夏

“三关?剑气?重伤?”楼中公主似三问似三答,那人真若被区区三关伤了,当初岂敢在渭城那般嚣张,幽幽道:“不可信,也不必言,知者自知,不知者何妨。”

洛邑城有南北二城,北城在洛水之北,南城在伊洛两水之间,以东西二桥跨越洛水而连,世人称之东洛桥,西洛桥。

其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

燕楚运河贯通后,以洛邑为中心,向北可达魏燕,向西即关中,南可抵江淮,东至大海。合水陆两地,洛邑遂有扼天下咽喉,居天下之中之称。

洛邑,地处中原,既是四战之地,必有要塞镇守,其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除秦之函谷,北有黄河,太行,南依嵩山,此为天险。

在山河之势间,依山水,立有洛邑之北,黄河南岸的孟津关、小平津关。

东之虎牢关,嵩山之间的轘辕关。南洛邑之南,龙门的伊阙关,龙门之南通往南阳的广成关、大谷关。

秦之函谷关在世人眼中如同虚设,亦或者视秦为玄,故合函谷关,世人并称洛邑八关。

因此,洛邑居神州之中,处八关之内,得天独厚,号称天下之中。

洛邑,大夏未立之时,乃大夏皇室姬氏祖族所在地,传承数千年,具体是五千年,亦或七八千年,世无记载,大夏未言,世不敢问。

当时天下宗门林立,划割神州,有上中下三等宗门之分,上宗九,暗合天地极数,被大夏伐灭后,存有海外仙岛,祝融神山,昆仑道宫,中下宗门或在宗门之战消逝,或在大夏立国一一伐灭。

一千四百余年前,大夏立国于洛邑,姬氏为王室,不知夏之国号因何而起,知者,大夏初代国主有战七关之能,而后在位期间一举平定伊洛之地,成为大夏开疆辟土第一人。

大夏百年征战不休,南据南阳,北征太行至雁门,东抵东海,西控函谷,灭国三十六,或彻底斩灭,或俯首称臣。

大夏一统北境,成为天下最强之国,夏王定都洛邑,登皇帝位,号天子,称夏皇,夏帝。

大夏至此鼎立神州,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帝国。

时宗门相争相杀,以七关上等宗门为首,肆意夺取天地气运,大夏以七关镇洛邑,欲伐之,积蓄国运百年后,遂开启历时百年的伐天之战。

世人称七关为仙神,尊宗门为圣地,敬之为天。

时大夏天子夏成帝在位,下诏天下,传旨神州,宗门有三罪,代天伐之。

其一,朕居天子,宗门称天,此为不敬之罪。

其二,天下臣民皆生存之命,宗门夺人之运以济修者,此为不仁之罪。

其三,宗门杀伐无度,破灭天地,不生大爱无疆之理,不思补天之念,此为不义之罪。

此三罪,不敬天不礼地不爱人,世之所背,天之所弃,乃起义师伐之。

即伐宗门旨。

大夏二百年,夏成帝于黄河之畔祭祀天地,代天伐宗,史称立天之战,宗门之殇。

彼时诸子百家未曾问世,镇二十万仅初成,国运之力初被掌控,大夏七关之力区区三尊,且初入七关而已。

然,天地时来皆同力,夏成帝以初具七关之威先伐上宗太白宗于秦岭,灭宗斩七关,己身重伤后将洛邑以南宗门尽数覆灭,最终伤重不治而亡。

就在太行山上宗玄天宗举宗之力攻伐洛邑之时,夏成帝之子夏明帝在黄河之上先发制人,举国之力灭玄天宗,斩七关,后不急于登基,传命太行山郡县剿灭所有宗门,夏明帝坐镇龙城,彻底掌控太行山至雁门关。

此战后,有宗门欲联合伐洛邑,可惜数千年相争,人心怎齐。而大夏在此时休养生息,至夏明帝晚年,兴兵伐灭除上等宗门外所有宗门,将大夏之名传至一县一镇之中。

夏明帝崩,夏昭帝继位,历夏明帝治国理政,国势又起,夏昭帝继位十年后,兵发泰山,灭始元门,聚千万之兵,封禅泰山。

大夏伐灭三宗,斩尽中原所有宗门,引得其余宗门人人自危,在夏昭帝晚年,中原之外的宗门在不咸山承道宗,阴山问古楼,黟山清垣阁三大上宗率领下突袭洛邑。

此战,夏昭帝战死,夏太子殉国,镇折损过半,三大上宗问古楼七关身陨,清垣阁七关重伤,承道宗七关负伤后临阵脱逃。

中下等宗门在大夏天子召令的千万大军围杀下,七成被杀,三成狼狈而逃,不敢入中原,而后在祝融神山,海外仙岛暗中谋划下,在金陵立国号为周,欲以国敌国。

夏皇孙继位,即宗门之战最后一任夏帝,夏启帝。夏启帝,以清垣阁逆天而行名,起兵攻灭,改黟山为黄山。

夏启帝二十年,以百万精锐灭阴山问古楼,随后兵临不咸山,承道宗七关不敌逃至北海,夏启帝亲自领兵追杀,斩之,易不咸山为长白山。

大夏立国三百余年,初伐诸国,后灭宗门,至此,北境成为一国之天下,宗门之命不复存在。

大夏四百二十年,夏帝领兵西出函谷,征伐西境异族,天下宗门影从,鏖战十余年,驱逐异族至雪原,并派兵镇守大非川一线。

此战后,大夏国运至巅峰之象,却盛极而衰,在数十年后国势衰落,诸侯并起,中央无力,而镇守大非川一线的百万精锐乃大夏最后的底牌,却在此之时被异族覆灭。

大夏危机之际,在宗门复立,诸国攻伐之下濒临亡国,甚至洛邑失陷,皇室血脉几乎被屠戮殆尽。

在此危难之时,庶子出身的文帝赫然崛起,尊诸子为师,立百家,成镇,历时二十年,复一统北境。

文帝后,武帝出,娶匠臣之女为妻,即武后,一在外征讨四境,一在破山通河。

天下间最大北境四城就出于二人之手,在此时立下根基,并初步重建都城洛邑,布七关阵法,连法家道理,通儒家经义,成为天下最牢不可破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