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谷城

故后人有传武后为何能以区区工匠之女登临大夏皇后之位,就是因夏武帝血脉返祖将大夏传统攀登到一崭新的境界。

而武后融合诸家所长,推陈出新,一举将血脉传承与天赋彻底刻印至皇室血脉中,也就有了其后数百年大夏一边开疆辟土,一边大肆修筑,断江破山不知何几。

初时的函谷关道,深达百丈,绵长百余里,谷底狭窄,宽不过七八丈,最窄处更是丈许,与其说是关道,不如说是峡谷裂缝。

于是武后命六关巅峰剑道修者劈山开道,体修六关巅峰扛石铺路,耗费数月终于将关道开成大道,宽约三十丈,打通山体裂缝,贯穿两侧绝壁,名传天下的“剑仙开山”就有了实际出处,不怎么像遥远的传说了。

当然,锋刃余华山那等神威还是当做传说的好。

武帝时的函谷关,实际上就区区一座成帝时遗留下来的关楼,百余里的大道仅作为大军的行军通道而已。

毕竟大夏崛起后,只有打他人的份,还没有听说哪个不知天高地厚主动招惹大夏的,那时关中之地也就修筑了一座粮草集结边城,即渭城。

直至秦国立国关中,秦公拜访大夏天子求在函谷关建关城,大夏天子批言,卿之地乃大夏之地,且自行之,那是何其自信,何等气度。

要不然大夏遗脉燕国讨伐玄国之时,秦国怎会二话不说发兵东征,委实被夏皇一脉的豪气深深感染了,可惜遇人不淑,燕王无能,最终被燕国蒙骗,秦国至此沦为玄国附属之国。

得了大夏天子批言,秦国以利诱惑当时北境边疆百姓迁移函谷关,建立关城。后大夏被灭,秦公接济部分大夏遗民至关中,如此,赢氏一脉,边境一脉,大夏遗民,本地之人,形成了如今的关中老秦人。

函谷关城也成了天下最为奇怪的一座城池,东西长百二十里,南北宽三十丈,被世人称之“谷城”,山谷之城。

两侧绝壁,五丈的车道两边是靠山的木楼,最低的都是三层之高,挺直而去,不差分毫,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潼关离函谷关城算不上远,低调的马大爷在没人的地方也会拼尽全力跑上几步,慢走紧跑之下,天色还未昏沉,几人就已远远望见西城门。

城门不高,也就四丈,但与潼关残破相比却是格外靓丽,上好的青石修筑,颇显坚固,关城上楼阁有两层,赤木敞亮,金瓦耀眼,城楼上旗帜飘扬,崭新无比。

巡视的兵士披着堪比诸国精锐的盔甲兵刃,关城前有车马粼粼,一排排未拴上马的马车静立,不远处有近千匹马在大小不一的马厩觅食,来往的人呼喊声不绝,叫卖声凸显其中。

此间种种,简直不像秦国之城,更不像一国之关城,倒像是安乐的世外桃源一般,奢华之景,安然之象。

“好个热闹,那老货绝对在城门外叫卖,不然那来这么多人,也就那张嘴,那张脸,也这般能耐。”

韩睢当先驱着负山马大爷走了几步,遥指城门处颇显密密麻麻的人群,斩钉截铁道:“待咱们过去了,老货铁定一路滚过来,觍着脸说是迎接公子来的,这天下要说其他第一,那都是闻名遐迩的大人物,但论不要脸,咱老秦绝对占第一,老货一人足以抗衡世间所有人,更不消说算上微差一些的公爷公子。”

“我在你眼中就这般不堪?何为不要脸,那就是老程,人之至贱,莫过于此,问问咱老秦人,公子我何时像他过。”

遥想当年,秦公以命求得苟活,一路巴结玄国上下,就差把贵族的脸一道搁在地上,再狠狠踩上几脚。

世人才相信人至贱则无敌并非妄言,若不然,问问天下,有谁能占到玄王便宜,由此,秦公位列天下最不可招惹的弱者之首,堪称一代楷模。

后来赢易出生,从小耳濡目染,在秦国数代血统传承中脱颖而出,青出于蓝胜于蓝。

本以为可以纵横天下无敌手,结果一人横空出世,一脚就将他踹到山底,立在山巅,独占鳌头,引领,睥睨群雄,成为人之至贱的代名词,哦不,应该说,他重新让世人对至贱有了新的认识。

公孙起先是沉默,然后眯着眼凝望城门外半会,摸了下佩剑,冷声道:“若非没钱,我不介意让他知晓何为军法。”

韩睢撇撇嘴,也就说说而已,公孙虽说对老货是又爱又恨,但真要去下手,估计自个心里第一个不愿意,显然爱是占上风的,微叹道:“要真军法从事,老货便是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军法为何物,也就他能无视了,不过谁让他赚钱厉害呢,咱是自认不如矣!”

“程家大哥也未这般不如的。”

韩语若抚了下发髻上的青玉簪子,不知想到何事,脸上泛起红晕来,楚楚动人,不由地反驳起几人一致的评价,“可惜咱秦国并非多财多金,不然也不至于做出这等事来,终归是为了秦国。”

韩睢对这话暗道那是你被人巴结的找不着北,程老货的名声还真不是你单纯认为赚钱这般简单的,问问中原的人,没成为函谷关守将之前,人家是怎么评价的,比狗还贱。

成为函谷关守将后,那就是超凡脱俗了,能把耻辱当荣耀,把失败当成功,把虚构当真实,举世之间,无人能及,不说贵族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就说一般成了一国臣子说谁会低三下四的当个贱奴。

“想想这老货是怎么出道的,那可以名传天下的传奇事件。”

赢易闻言一个激灵,那可真是不堪回首,不能入目的一幕,如果说十年前有谁惊艳天下的话,那就是长白剑宗闻人书以及孟璞玉。

但是往前推两年,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函谷关程不诨,程老货。其实这般想来,咱秦国也算得上人才济济了。

若说几人里对程不诨最了解的无非是沉醉在被恭维话中的韩语若,知其光辉一面。

最熟悉则是赢易,当年的雄心壮志一脚被踏成灰,直至高山仰止,自愧不如的地步。

总之阴暗光明,无所不包,尤其是近些年找到赚钱门路后,竟然还将光明一面往上提升了些,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

“要不是他是老秦人,就是追杀数万里我也得把他砍成灰,纯粹是恶心人的存在,丢秦国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