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天快黑了,龙潭湖公园庙会开始打烊,唐果他们三个吃货才开始往外走。
三人都是第一次逛北京庙会,吃了很多杂七杂八的食物不说,他们手里谁也没空着,大大小小买了一堆新鲜又好玩的东西。
正顺着人群一起往外走,唐果的手机响了,是托尼吴。
“你和小宝跑哪儿去了?医院也不在,家里也没人,你们不会把自己弄丢了吧?”托尼吴一接通电话就大声问道。
唐果嘿嘿一笑,她还没说话,小宝就把手机夺了过去,兴奋的说道:“哥哥,你猜我今天吃什么了?保准吓死你!”
托尼吴懒得理小宝一个小屁孩的一惊一乍,对他严肃的说道:“你们先回医院,你妈妈今天晚上出院你忘了?我和你外公快到了,一会儿接上你妈妈一起去吃火锅,东来顺!”
“哇!太好了!火锅!东来顺!我听说过这个名字,很有名气,就是还没吃过呢!”小宝顿时露出一副小馋猫的模样,看得唐果和周亚楠都惊住了。
小家伙吃了一下午,这是还没吃饱吗?听到吃火锅还能再次馋成这样,他这肚子怎么感觉跟个无底洞似的?
“我和姐姐马上就回去,你们要等着我俩啊!”小宝对托尼吴说道。
“算了,我去接你们吧,然后直接去吃饭,等你们自己回来,我怕你外公都睡着了。你们在哪儿呢?”托尼吴问。
“在……”小宝一时忘了他们这是在哪儿,连忙侧头问向唐果:“姐姐,咱们这地方叫什么来着?哥哥一会儿来接咱们,然后和外公去吃饭。”
“龙潭湖公园。”唐果一脸黑线,这小子估计满脑子只有吃,就是在哪儿吃的都不记一记。
周亚楠听出这是唐果家有聚会,心里挺意外唐果在北京还有亲戚,还是外公这种级别的家人,不过转念一想也不对,她记得唐果在北京根本没依靠,否则半年多前,她也不会住在那样的鸽子笼,并和谢斌认识了。
不过这是人家的事,周亚楠也没那么八卦,等小宝挂了电话,她说道:“你们还有事吧?我先回去了,如果你们明天没安排,咱们再聚。”
“没安排没安排!”小宝立即答道:“亚楠姐姐,明天咱们去哪儿吃?”
唐果都要气晕了,这臭小子三句话离不开吃,佯装生气地拍了他一下,“你就知道吃,也不怕过完年成了一个大胖子,到时候你同学笑话你。”
小宝嘿嘿一笑,“没事,本来就是逢年过节胖三斤,再说我又不找女朋友,胖就胖呗,你和亚楠姐姐嫌弃吗?不嫌弃吧,所以没事。”
周亚楠都快笑岔了气,连声说着“不嫌不嫌,我家小宝变成什么样姐姐都喜欢。你要是找不到女朋友,姐姐就等你长大,你看怎么样?”
“好啊!”小宝也极配合,“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我就使劲吃,再也不用担心颜值和身材问题了!”
这俩一唱一和,跟真有那么回事儿似的,看得唐果的嘴角抽了又抽。
看来她真有义务得看住了这个弟弟,免得到时候还没长大,先惹了一身桃花债!太罪孽了。
三人出了大门,周亚楠刚要和唐果与小宝告别,一个短而急的汽车鸣笛声在不远处响起,三人同时回头看,只见一辆黑色红旗轿车停在不远处,车里的司机正在看向他们。
“是外公的车。”小宝一眼就认出了那红旗轿车,“哥哥他们来得还真快,亚楠姐姐,我和姐姐先回去了,咱们明天见!”
小宝拉着唐果兴奋的奔各那辆高档的红旗轿车,就像下午他看到摊位美食一样迫不及待。
周亚楠挺好奇唐果的家人,她在北京不仅有亲戚,还是个有钱或有地位的,否则开不上这样的车。
那辆车接上唐果和小宝后,缓缓离开,周亚楠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司机。
哎呦我的天!这也太帅了吧?不过乍一瞧,还真挺像他们公司总裁的。周亚楠瞬间明白了,那位帅哥应该就是唐果的男朋友,而所谓的“外公”,其实就是她男友的外公,甚至小宝这个弟弟,搞不好都是男友的弟弟……
难怪唐果春节不回老家过年,敢情是在男友家过呢,就像她前不久去谢斌家过年一样,形式相同,地点不同。
托尼吴开着老爷子的车,老爷子不喜欢洋货,所以买车都得是国产品牌,车上不仅有托尼吴的爷爷,还有李雪花,一老一病的,托尼吴也不敢开快车,好在这车吨位大,开起来极稳当。
上午唐果和小宝看望李雪花的时候,医生就说李雪花可以出院了,现在去吃东来顺,估计就是给李雪花庆祝的。
天很快就黑了,托尼吴去了哪家东来顺,唐果完全没概念,还没下车就看到了“东来顺”三个大字。
知名的馆子客流就是大,这东来顺已经很大了,客来客往、人潮熙熙,让这家火锅店已经空无坐席,幸亏托尼吴提前订了座位,否则他们就要带着老爷子和刚刚出院的李雪花,站在外面吹冷风等位子了。
店里热气腾腾,气氛就像前不久他们去吃羊蝎子一样,热热闹闹的,只不过店里的香味与羊蝎子店不同,虽然都是羊肉,这里的味道更淳朴,没有羊蝎子店那么雄厚霸道的冲击感,而是一种清澈的、柔和的羊肉香气。
每张桌子的正中间都有一个铜锅子,铜锅子中间有个小烟囱,下面是烧炭的,炭火的热气与火锅的香气一起从这个铜锅子向四周散去,围坐在圆桌的客人,各个涮肉、捞肉、吃肉,喝啤酒或喝饮料,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之间,好一副热乎的场面。
刚落坐,唐果突然想起了秋天时,她帮另一个同事整理的文案,上面就有关于北京火锅的一些讲究。
她之所以记得清楚,就是因为那几天他刚刚和祝辰雨去吃了小火锅,当时和祝辰雨还说,哪天拉上文松桂一起吃去“海底捞”,当时唐果以为“海底捞”就是北京火锅,后来在文案中她才知道,那根本不是一回事。
而北京老家号的火锅店,当属“东来顺”,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家老字号都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而他的发源地就是在王府井的东安市场。
“服务员,上个锅子!”唐果想起了文案中的介绍,吃这种火锅,不能直接叫“火锅”,而应该是说“上锅子”,果不其然,穿着白围裙的店小二一听,用地道北京音“唉”了一声,高高兴兴的去端锅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