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四弟,粮草的补给也要给术儿跟上,切不可出了茬子!”
“臣领旨!”
“西北如何?”
“尚算安稳。自从陛下严制了军风之后,百姓也安居乐业,积极纳赋!”
“嗯,甚好!”
“不过当下还有一事儿比较棘手。。。。。。”
“何事!”
“咱们的金疮药没有了,黑市里也没有,所以臣不知如何是好。。。。。。陛下,这会不会是那老家伙的意思?”
“。。。。。。且让粮草先行吧,此事儿朕会处理!”
“是!”
一日深夜,两名素衣男子便来到太上皇宅中。
“臣等见过陛下!”那二人叩礼道。
“高嵩,会之!”太上皇惊讶道,“平身!”
“谢陛下!”
落座之后,高嵩便道:“陛下,听说南方出了新粮,收成甚好,所以金王便命臣回去习那种粮之法,待熟谙之后再做回还。臣想见陛下一面,所以冒死请旨,竟也准了!”
“哦。”
“他日见到皇上,不知臣当如何作答,还请陛下明示?”
太上皇听后,沉默片刻,突然答非所问道:“会之,那你呢,因何归去?”
那人礼道:“回陛下,臣听说高大人可带一随从归去,所以便毛遂自荐了。身在他乡,臣心里实在思念故土,便是看上一眼也是心满意足的!”
“哦!”
“陛下。。。。。。”高嵩又道。
“高嵩,朕自会写手书一封,你带走便是!”太上皇道。
“臣遵旨!”
次日,这封手书便被众臣一一阅览。
“大汗,”一臣子道,“这老儿说思念故土,忧虑故人,所以希望他儿子能尽快救他回去。您看,他还真是痴人说梦!”
“也算人之常情吧!”皇帝冷面道,“荣华富贵,江山美人,谁不眷恋呢!”
“陛下圣明!”
半月后,那二人便到了中原境内。
“会之,天色尚早,便不做停留了,速速赶路吧!”高嵩言道。
“是,高大人!”
黄昏时分,马车在一山脚下停了下来。
“为何停下?”高嵩开窗道。
话音刚落,轿外已伸进一只手来,粗暴地将他从车中揪下。
高嵩看了看那些人,并非贼寇装束,一下子,他突然反应过来。
“会之,你要干什么?”他怒问道。
“呵呵,高大人,”那人冷笑道,“当年你投机取巧的官升三级,还真是高明呀!”
“你什么意思?”
“若不是当日皇城被围,无法传递消息,只怕你高大人今日也不会在此,而是在新皇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