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长公主的宫车驶向宫城,齐王殿下的生母郭贵妃正在等她。
郭贵妃和善得一如往昔,她握住长公主的手,笑道:“武烈公遗孀的丧仪已经结束,今日陛下特地召了顾家大娘入宫来,叫咱们也见一见来日的漳王妃。”
长公主的笑僵了一僵,顾临川那个混蛋,不同意这门婚事并不明说,也不抱怨,只轰轰烈烈地举办了崔夫人的葬礼。
偏偏崔夫人的葬礼先前因为襄国公府的疫情而被迫推迟,尸骨停了许多天不下葬,顾临川就以歉疚的幌子,向皇帝请旨增加她的诰命品级,并将丧礼大操大办。
漳王之母丧命不过两年,这下好了,全大宇都知道了皇帝和长公主撮合两个还在孝期的孩子成婚。
大宇以孝治天下,那些个谏臣跳出来一边反对婚事,一边戳长公主脊梁骨。
但皇帝力排众议,未收回赐婚的成命。而且,崔夫人的丧仪刚刚办完,皇帝便召了栗浓入宫。
长公主陪笑,岔开话:“那孩子样貌极好,品行端正,我一见就喜欢极了,娘娘见了,肯定要后悔,要抢她去给齐王。”
郭贵妃满面春风:“还是漳王好命,得娶这样的妙人!”
长公主脸上笑意不减:“哪比得齐王得皇兄青眼,下午击鞠,恐怕咱们齐王,又要拔得头筹。那孩子实在勤勉,听闻也效仿闻鸡起舞的典故?竟是一刻不放松。”
二人你来我往,是同样的笑面虎,暗流涌动得惊心动魄。
郭贵妃低头品茗,宋归乐今日梳了双刀半翻髻,高髻上金珠闪耀,身着惨绿襦裙遍绣柿蒂花,牡丹泥金披帛,如此华服,却无盛妆,郭妃想当然认为,是长公主之憔悴,已经浓妆难掩。长公主在她眼里,早输了个彻底。
长公主颇有权势,与圣人兄妹二人间感情亲厚,手上还紧紧抓着一个不成器却最适合做傀儡的皇子。
曾经郭贵妃真将她当做心腹大患,她心知肚明,长公主是不可能被拉拢来的,只可能是敌非友。
郭贵妃废了很大的功夫,才吹的陛下将她赐婚给顾临川。
顾临川早就是横在陛下心中的一根刺,偏偏陛下没什么能耐,确实不信他又不敢除了他,就渐渐麻痹自己,哄自己,其实顾临川肯定是个忠臣良将。
郭贵妃一吹风,圣人便以为将自己最信得过的妹妹嫁过去,可以牵制、监视甚至拉拢顾临川,等到计划真的开始推行,皇帝才惊觉长公主加顾临川完全可能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王炸组合,很可能炸没了他自己的江山。
再加上长公主当初在李维捷叛乱时候全力支持顾临川领兵;在后续敌军的‘反间计’时也站在顾临川一边,自然而然就被视作同党,圣人由此对长公主起了猜疑,生了嫌隙。
但这只是长公主倒霉的开始,前两日漳王跌断了腿,伤到了膝盖骨,怕是得落下个终身残废。
长公主急于打破圣人对于她和顾临川结盟的猜想,上书替漳王求娶顾临川兄长的独女。
陛下求之不得,顾临川唯一的亲侄女,嫁给谁都是心腹大患,唯独嫁给废掉的漳王,可令陛下心宽。
长公主的目的达到,陛下果然重新信任她,可此举激怒了顾临川,顾临川做事更加不露声色,一场丧仪就狠狠打了长公主的脸。
二人连表面夫妻都做不成,长公主成了全城的笑话。
郭贵妃捧着茶,心中越发得意,现在顾临川和长公主掐成了红眼鸡,二人相争,她自得益。就连顾临川那个儿子也根本不成器,郭妃的宝贝儿子齐王曾去试探过,结果顾军神的独子,不过是个‘锦营花阵都帅头’,酒囊饭袋之徒。
何以为患?
贵妃取帕子轻轻按了按唇角,小人得志几乎写在脸上。
长公主轻笑着,看着容颜不老的郭妃。长公主的傲气隐藏得很深,只有她低头喝茶的时候才会从眼睛里显露一点。
人是不会怕蝼蚁的。因为可以信手拈死,所以可以容忍它爬到脸上,作威作福。
长公主抬头,眼见郭妃养的狸奴在香炉边扑来扑去,去扑镂花中渗出的香烟,怎么也扑不住,它很快厌倦了,又去扑案上的重瓣醉芙蓉,它许是想起了在院中花丛扑蝴蝶的游戏,愈发起劲,纵身一跃,一声闷响之下,花盆坠地,花堕污泥。罪魁祸首逃窜之时,一脚踹翻了香炉,香灰倾泄,红粉花瓣碎瓷新泥同香灰混杂一团,静生烟。
宫娥惊叫,郭妃笑骂那畜牲,长公主笑眯眯静看。她那笑眯眯的神色,竟然还没有引起郭妃的丝毫警觉。
栗浓颠簸一路,昨日崔氏才入土,她作为崔氏的嫡女,为她披麻戴孝日夜守灵,不得休息。今日一番赶路,只感觉身子快散了架。
迈进郭妃寝殿,室内花团点缀,香烟萦绕,殿内昼晦昏暗,妃嫔的脸涂的白如假面。
这类铅粉细腻洁白,擦在脸上,若是剥壳鸡蛋似的好肌肤,便是增色十分,恍如鲜花上的坠露;可倘若脸已然皱如核桃壳,□□深入沟壑之中,褶皱愈显,衬得双眼浑浊如死鱼。
化妆是这样,丑陋或可掩盖,苍老遮掩不住。
栗浓一只脚刚迈过门槛,她们一齐转过脸来对着她,眼光黑洞洞的,栗浓的另一只脚顷刻沉重万钧,迈不过来。
栗浓被一帮又老又八卦的女人围住了问话。她刚除了守丧的孝服,从脸色到衣服都素的不行,郭妃执手相看,好似她是越州进来的新式样白瓷花瓶,将她从头到尾看了三个来回。
郭妃身边有一个十分娇俏可人的少女,年纪与栗浓相仿,她对郭妃一笑:“姨母,漳王妃生得可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