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大明朝兵部右侍郎,土木堡之变后挽大明于危难将倾之际的名臣,北京保卫战力排众议,守住了北京城这新都也守住了大明朝的基业。
就是这么一个牛人,朱祁镇见到他的那一刻,只觉得平凡无奇,普普通通。
一个看起来有些老实,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呆愣憨厚的三十多岁男人。
朱祁镇看着跪着的于谦,这个从三品身着绯红官袍的未来名臣,他好奇的问道:“于谦大人有人跟你说过,你其实看起来不是那么聪明吗?”
于谦从返回京城的那一刻,当听到陛下召见他的时候,他就心生奇怪和疑惑。
可等真到了陛下面前,见到了朱祁镇自己的领导,大明朝的皇帝后,他又更是满腹的疑问,因为陛下让他出使外国。
他一个兵部的右侍郎,怎么要去干礼部的事,而且还是出使朝鲜和东瀛。
两个地方可都挺远的,而且还是很重要的出使,他一个兵部的怎么就被看中了呢?
于谦的疑问,在朱祁镇见到他的那一刻,就为他解释道:“形势严峻,朕决定就你了。”
于谦没有抱怨也没有谈条件,他都听朱祁镇的安排,这是皇命也是他身为大明官员的责任。
更何况得到陛下看重,于谦更是心中感恩。
于谦只是在心中念了一首诗,随后就欣然领命了。
这个时候,听到朱祁镇的问题,于谦叩首拜道:“陛下,从小周围的孩子都比微臣读书要快,甚至连一些读礼乐的女孩都比微臣要多识几个字,但是他们都不知道的是,微臣并不是笨,而是微臣觉得他们所学的微臣都已经看过了,所以微臣不喜欢跟他们争论更不喜欢表现。”
朱祁镇听到于谦的回答,倒是觉得于谦虽然不是一个爱彰显的人,但是这骨子里的傲气还真是一个状元爷的样子。
永乐一朝,于谦中状元,帝面前不卑不亢,尽数述边境安民之策。
朱祁镇看着于谦道:“起身吧,你跪得也久了,朕也只是想看看,朕这个新帝你这个傲气不凡的于谦会不会领命,听命于朕的吩咐。”
于谦一愣,倒也一笑,起身行礼再拜,倒也站直了身子,望着面前的朱祁镇。
朱祁镇跟于谦说道:“担子很重,有问题吗?”
于谦笑道:“呵呵,陛下挑了微臣,那就是微臣的福气,再重的担子臣都挑得起来。”
朱祁镇听到于谦的话,很是欣慰赞赏,朱祁镇说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我想你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朕没有什么要说的,这一次出使朝鲜一趟是小,那东瀛远隔重洋,海上都不平静,到了地方也不平静,你自己多考虑,凡事呢,三思而后行。欲要解决倭寇之患,为我大明日后开太平扩土开疆,都跟你此次出使有关。”
于谦闻言,郑重的躬身行礼一拜,沉声应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陛下胸有有百万雄兵和万世之策,微臣愚钝,才疏学浅,但也知道上报天恩,下报黎民,陛下微臣愿立军令状,臣会完成陛下所交代之事,而且彰显我上国之尊,必不给陛下给大明丢了颜面,臣定当竭尽全力,万死不敢辱没。”
朱祁镇满意的望着于谦,正如历史中所描述的一样,于谦是一个正直到不会说虚话,同时也是一个一根筋只知道报效大明的人。
他不是忠于皇帝,他是忠于这个国家,这个大明朝。
朱祁镇转身从身后的龙案上拿起了两份圣旨。
这是他已经准备好的了,就在于谦还未来的时候早已经备好。
于谦脸色严肃,十分正经的后退撤步,躬身一拜跪在地上,朗声道:“微臣于谦领旨!”
朱祁镇将圣旨交给于谦道:“一份是给那朝鲜王的,一份是给你寻到那丰成秀吉后宣读的,但记住一点,我大明乃天朝上国,若任何一方辱了我大明使者,辱了你伤了你,害了朕的使者,朕一定保证——不远万里,发兵灭国!”
朱祁镇最后八个字,咬得极其的重,一双眼里满是肃杀之气,天子之威。
于谦浑身一震,他抬起头来望着面前的皇帝,这个看起来才十六七的少年,他忽然发现这个少年已经长大了,早已经有了如他父皇一般藏在温润后的威严。
于谦捧着两道圣旨,俯身再拜道:“请陛下放心,臣定不辱没天子威仪,堕我大明威严。”
朱祁镇看到于谦接旨了,再看着于谦这个神态,他相信这个正直到有些死脑筋的名臣,一定会完成他交代的任务的。
但是朱祁镇也担心,于谦虽然机敏过人,但是他也会因为他的这一份执拗的正直从而害到他。
朱祁镇望着于谦,有些担心,他心中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于谦,你要好好给朕回来,等你回来,南方倭患朕给你去处置,你不是最想入那行伍中吗?朕给你一个许诺,你若回来,这大明朝兵部尚书的位置,朕给你于谦坐定了。”
于谦又是神情一怔,整个人好似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有些目瞪口呆的望着朱祁镇。
稍后,朱祁镇就见到这个平凡无奇的男人,忽然很是感动的模样,重重的朝着他一拜道:“微臣何以为报?唯有此身报效社稷,以报皇恩浩荡!”
朱祁镇一笑,他有时候挺喜欢这老一套的思想的。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黑白还算分得清,一切忠奸善恶还不算混淆。
愚忠也好,一种风骨也罢,总是后人来说的。
朱祁镇弯腰搀扶上于谦胳膊,面带微笑的道:“你我君臣虽是上下,但你也算是几朝的老臣,朕还年轻新帝登基,日后还得多仰仗你们这班子先帝留下的能人,报效社稷也是朕的责任,朕与你们同在共勉同心竭力就是。”
于谦被朱祁镇搀扶起身,此时他的双眼已经饱含了热泪。
他没有想到当初那个顽劣的小皇帝,现在居然是如此这般的懂事。
于谦有些感触的道:“陛下,我大明有望了,有望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