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章 准备接见

当天夜里,朱祁镇就收到了查收的一切赃款脏银报告。

朱祁镇望着曹吉祥递交上来的这份奏折,看着里面的数字,他略微的手有一点抖动起来。

朱祁镇回到龙椅上坐着,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双腿有点站不稳。

他佯装平静的赶紧喝了一杯茶。

曹吉祥这个时候在下方跪着禀报道:“陛下,没有想到这教坊司居然有钱到这种程度,连小臣这个奴婢呀都看走眼了!不算那些吃银子的官员,就单单从教坊司抽出的来的账目,这就有现银两千万两白银,还不算各大钱庄里的那一千万的纸钞!陛下,这下子国库可就充盈了,陛下也就有钱修缮下宫殿了,奴婢都看不下去,陛下入京还穿着半年前的龙袍,正好也可给陛下置换新的……。”

朱祁镇根本没有听到下方那个一直在哔哔曹吉祥说的话。

他则是望着面前手中的奏折,一脸感慨不已的心道:“干你们的凉了,大明有钱啊,除了我这个皇帝穷得一笔,当个狗官都比爹富。”

片刻后,朱祁镇打算下方好意献殷勤的曹吉祥,他跟曹公公这个新任的东厂厂公说道:“以朕的名义,从中拿出两百万两来就留在那教坊司,教坊司还得存在,不过得改一改,朕会有安排,这笔钱就留在教坊司好了。其余的款子全部上缴国库,对了,你们东厂最近不错,你别给朕吃钱,内务拿些银子出来给东厂下面,小到一个小太监都给朕发到咯。”

“叩谢陛下,奴婢不敢,一切都听陛下的。”

“这对你也好,你是朕提上来的,一提上来在你的带领下,才不过一个月他们就有钱花,这样东厂的那帮子更听你的了。”

“陛下真是奴婢的在世父母!奴婢全听陛下安排,一定让东厂做陛下最忠实的犬牙。”

朱祁镇听着下方曹吉祥的恭维之语,他倒是不怎么听在耳里。

东厂跟锦衣卫好用,但是就是一把太过于锋利的双刃剑。

用的时候得小心,不用的时候也得收好了,以免伤人伤己。

朱祁镇这个时候也说道:“入秋后,京城的一些贫寒官员家估计炭火也少了,再以朕的名义给这些官员们发放一些炭火费和一批宫内的炭火下去。”

“是陛下,奴婢一定给你办得妥妥的,不过陛下,那些贫寒京官们,大多数家底浅薄,陛下此举简直是圣君在世,仁慈堪比活神仙呀!”曹吉祥又开始不停的说好听的话了。

朱祁镇也懒得听了,直接让曹吉祥赶紧下去办事。

东厂办事的效率还是快的,特别是分到了好处后。

当天夜里,东厂就分派不少人手出去,开始在京城的每一位贫寒官员家的门口敲门。

懵逼的官员们,当听到门外吼出东厂的时候,一个个拖家带口吓得差点服毒自尽。

可命是很值钱的,他们也觉得没有暗地里犯事啊。

所以一个个怀揣着心惊胆战的心情开门,再一个个又全程懵逼的情况下听旨接旨,然后呆愣着领钱领炭,最后再直愣愣还未回过神一样的,送走每一位笑脸如花的诸位东厂公公。

这样的吊轨的场景,开始在今夜的京城陆续的发生着。

其中比较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个估摸着暗地里干了坏事的某位贫寒京官,还未来得及开门迎接东厂诸位送福利的公公,他家里就传来了他妻女呼喊救人的哭喊声。

他的一个亲弟弟服砒霜自尽了。

后来据传,这个他弟弟,貌似是今年要考功名的书生,但是曾经在老家猥亵过妇女。

今夜东厂敲门送福,今夜京官彻夜难眠。

直到第二日,朱祁镇看着朝堂上的每一位官员,瞧着他们每个黑着的眼圈,朱祁镇还十分好奇的问:“诸位爱卿,你们大晚上都不睡觉,一个个都在为朕操劳国事,为百姓们谋福吗?朕甚至安慰啊!”

诸位朝臣,满朝文武齐声拜呼:“陛下操劳,陛下英明,百姓无忧,黎民之福。”

朱祁镇:一头问号?发生了什么吗?

朝会临近正午,礼部的新任左侍郎,暂代礼部尚书位的一位大人,就站了出来禀报了马上要会见瓦剌使者的事。

朱祁镇放下手中的新茶,他瞧着外面正午的日头,很是关心的说道:“三大营抽调出的精装之士,都准备好了吗?”

“陛下当日你钦点的英国公主持的这事,在礼部和兵部,还有三大营的合力协作下,一切都按照陛下的意见完成准备好了,就等正午后开始接见瓦剌使臣。”

朱祁镇听到之后很是满意,倒也想到了几个关键之事,他语带严肃的提点道:“朕要的大炮火器全部给我调出来,一个个摆好了,让那瓦剌使臣知道,对,我大明就是有大炮,我大明就是有火器,朕这一朝一样能把他们打到漠北啃草去!”

朱祁镇这一次接见瓦剌使臣,他要考虑的就是一个大明军威。

他就是要让瓦剌的人回去后,告诉那个也先,别一整天尽是想的有些没的。

这时英国公张辅也站出来禀道:“陛下一切准备就绪,可请陛下和诸位大臣们移步了。”

“好,开始宣瓦剌使臣出驿馆,准备入朝觐见。”

……

伯颜帖木儿今日起得很早,草原的他有习惯,一般都不会睡太晚和起太晚。

一大早他就吩咐人将敬献大明新帝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了。

伯颜帖木儿最近虽然一直在驿馆闭门不出,但是京城发生的一些事情他都听说了。

瓦剌在京城也有探子,当他听到了新皇帝受到京城百姓的夸赞之后,他整个人都警惕了起来。

他自认为没有也先太师,像是自己哥哥那样的智慧,但是也读过不少书的他,也明白了现在的这个大明小皇帝,显然也不是一个如传言中的那样不堪,更不是一个小糊涂蛋。

伯颜帖木儿怀疑以前的情报出错了,但是他却也不敢在此时多言。

若是以前的情报出错了,那便是在京城的探子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