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就算了,还问我干啥。”老村长也跟着笑。
“是你请来的客人吧?老村长。”
“我哪有那本事,我认识谁是副县长啊,镇上安排过来的。”老村长认真地说。
“我就说嘛,县上的领导坐摩托车来咱村,笑死人了,肯定是镇上的啥朋友,哈哈哈。”
老村长笑眯眯地没有再辩解。
只有他自己知道,风向真的变了,等着吧,县城将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了!
在这大变化到来之前,不会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来宾正是杨副县长。
这一届县领导们干劲十足,他们响应上级的号召,准备在服务百姓的问题上下大功夫。这话听起来是陈辞滥调,因此他们不说,只在内部会议上作了布署,不动声色地付诸行动。
这两年开始,每个县委干部每个月选择一个农村去了解民情,深入各村去摸底,看百姓目前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回去县委开会进行讨论,制订相应的策略。
摸底的形式就是不露身份地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当然,去要按照当地风俗给主人家送礼金。
在未来五年,一定要做出几件让全县人民满意的大事。具体从哪里入手,必须得先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四百多个行政村摸了个遍。县领导班子心里有了底。县委明确了几个建设方向。
等做出业绩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他们才会对政府的工作感到满意,才会更支持政府的
工作。
在新疆当了十五年兵于文浩转业回来了。
不知为什么,他放弃了组织上在县城给安置的工作,回到镇中学做保安。他跟别人说离家近,照顾父母方便。
可是父母并不因此而感到高兴。
村里人都说他当兵当傻了,一起去当兵的最差都安置在县城了,只有他回来镇上,在农村工作也算安置?
镇中学的待遇差,算来算去怎么节省工资收入也不够一家三口的生活开销。儿子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很快就升入初中了,花钱只会更多。
老婆淑红支持丈夫的选择,自己本来也是农村户口,但赚钱这个事她得动动脑子了。
到学校报了到之后,文浩开始正式上班。
这是一间初中学校,全校大约有五百多学生,都是从各个村里的小学考来的,家庭条件都很一般。
如果家里没有外出打工或者考上大学后在城市工作的,就是处于刚能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状态,因为苹果在这个时候已经没落了,而本地的村民愿意像新村人那样折腾的不多。
学校里有个小卖部,里面卖一些饮料、零食和小吃,品种单一,也就是饼干,方便面,火腿肠之类,比外面的小卖部还要简陋。
经过商议,淑红准备在学校门口卖茶叶蛋、麻花和肉夹馍。这些新鲜食物比袋装零食好吃有营养。
小摊一开张生意就很红火,虽然辛苦,挣钱不多,但算下来一个月的收入比丈夫的工资
还要高一点,夫妻俩很满意。特别是淑敏红,干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