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一章 农民的诚信(1)

崇文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变化,这应该就是大哥说的城市化的开始。又一场社会变革悄然开始。它也许像雷暴一样轰轰烈烈,也许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

轰轰烈烈的雷暴面前要保持清醒,润物无声的变化有可能让人后知后觉,这依赖觉察力和分析、思考能力。而分析、思考能力来自于知识和经验,以及个人的三观。

签了合同去李总公司打工的八个小伙子在大年初十这天一起出发,来到了他们向往已久的灯红酒绿的省城。

春风又一次吹开了望不到头的花海,大簇大簇的花朵热热闹闹地挤在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这是成熟的果树管理技术带来的良好效益。雪白娇嫩的是梨花,粉红妖娆的是桃花,红白相间的是苹果花,果农们醉在这花海,谈论着今年又是怎样的一个丰收年。

可是,不知道冷空气为什么突然发了疯,刺骨的北风呼呼地整夜吹着尖厉的哨子,那哨音象刀子一样划过人的心,人们躲在房间,内心随着哨音的高低起伏而瑟瑟发抖,为果树艳丽娇嫩的花们担忧着。

谁知道,第二天清早一打开门,人们就被厚达半尺的雪给吓呆了。

突然到来的倒春寒,把正在盛开的花全部冻死。人们的心也结了冰,今年的水果彻底绝收。阴云把果农们的心裹死了。

年轻点的村民通过大建联系了李总,能去跟着搞装修的都去了,去不了的守在家里等时间,等待灾年快点过去,要到来年的春天才有希望。

年底,出去打工的年青人们满面红光地回来了。他们变化真不小。

首先是说话声音高了一个八度。见过世面也攒了一点钱的他们,衣着虽然依然土气,但是很光鲜,他们出手大方,见人热情大方,比以前大气多了。

在这样的灾年,他们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他们成了家庭的坚强支柱,有了一种户主的威严和责任感。

他们不仅带回了钞票,还带回了一箩筐的新奇故事,给没出过远门的年轻人打了一针又一针的强心剂,使他们有了难以抑制的出去闯一闯的冲动。

崇文有了更强烈的感觉,走出去,才是农村家庭的新出路,可是,农业发展靠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行么?

年轻人的一腔打工热血,让老人们忧心忡忡。离开了家里的顶梁柱,种地和管理家事、以及抚养孩子的担子他们能挑得起么?

如果不放他们走,靠天吃饭的苦日子又怎么捱下去?

春节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了,乡村只剩下老弱病残妇幼们留守。平时果园里的活老人们还能应付,到了收果子的季节可就惨了,只能到处雇人摘果子,身体不太好的老人哪里顶得住。

长发就是其中一个,应付果园的活儿有点吃力。于是,有客商来收果子的时候,他就把果园断给客商——把整个果园的水果一口价全部卖断给客商,客商按双方协商的估价支付了货款之后自己雇人来摘果子。

闲下来的长发因为和客商们熟悉,就答应在自家院子帮客商收购水果,他赚个代办费,一斤两分钱,一车二十吨水果他赚四百元辛苦费,如果是三十吨就可以赚六百。长发对自己的好运气感到十分高兴

长发一把消息放出去,村民们纷纷来找他卖果子,“长发,你别把果子验得太狠了,给老弟条生路。”满仓笑道。

“放心放心,不过你也得厚道点,别把人家客商又吓跑了。”长发憨憨地笑。

长发家的院子成了临时仓库,堆满了苹果和梨。他不用每天再跑果园,只管在家里等邻居们送水果上门,他负责验收,分级,装箱。

眼看着果子在院子里堆成了山。长发心里那个美啊,他向老伴炫耀着:“咱老了也能打工赚钱,不用跑去浙江上海广州,我看让孩子在村里发展也挺好,过了年就让儿子不要再出去了,孙子还可以在外面再闯闯。”

老伴这辈子第一次崇拜长发,脸笑成了一朵老菊花:“今天去给你割两斤猪肉,再买两瓶好酒。”

长发相当有成就感。

苹果的价格突然涨了,一斤涨了一毛钱,长发有点懊恼,跟老伴嘀咕:“唉,咱那园子断出去早了点儿,亏了。”他吃在嘴里的猪肉也不香了。

“没事,咱做代办不是又能补回来一点儿嘛。”老伴安慰他。

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那就好好干吧,自己能把握的就把握好。可他心里还是别别扭扭不得劲儿,签个合同就损失了万儿八千的,得做多少车的代办才能补回这缺口啊。

他抿了一口酒,正在想心事,有人推门进了他家院子,站在院子中间大声喊:“长发!你出来!”

他听着那生硬的口气不大对劲,不知道出什么事了,急忙放下酒杯往外走,差点儿把桌上的酒瓶子给带倒了。

“狗剩,啥事儿啊这么急,吃罢晚饭啦?进来说嘛。”长发边往外走边小心地问。

“苹果涨价了,这两天送的苹果你得按新的价格跟我们结算!把收据改改!”狗剩大声说道。

狗剩身边还站着好几个邻居,他们一起嚷嚷着,“把收据给我们改了。”“不能这样坑我们,苹果涨了价了。”

长发吓了一跳,他赶紧拉开院灯的开关,看到院子里站了十来个老邻居,个个表情肃穆,带着怒气。

“这事我说了不算呀,价格是你们和客商定好的,我咋能给你们调整嘛。”长发为难地说,“说定的价钱不能改来改去吧。”

“咋不能改啦?我们的苹果还在你院子里堆着哩!你不能这么黑心,帮着客商坑我们!”

“我们信得过你才把果子送到你这儿来让你赚代办费,你倒好,比客商坑我们还狠!”

“我们下了一年苦,就指望这点苹果养家糊口呢,你可不能这么昧良心!”

“你要不改收据,咱就走着瞧!”

十几张嘴接力一样地放着连珠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