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抬脚将那名挡箭的士卒踢开,右手拔出腰间的环首刀,纵身跃入城垛后。
李典犹如虎入羊群,一柄环首刀左砍右劈,片刻之间就将这个城垛口的十来个守军杀得四散而逃。
跟随在李典身后残存的数十名部曲,这时也先后登上了城头,和李典在城垛前结成了一个半月阵,掩护后续的援军登上城头。
夏侯渊在城下看得大喜,他立刻传令道:“来人,传令给曹纯将军,命他带领三千士卒上去支援李典将军。”
“诺!”
一名小校飞快地跑去传令。
城下,曹纯接到夏侯渊的命令后,立刻率领三千士卒向城下奔去。曹纯亲自率领着五百部曲顺着李典这边的城垛,飞快地登上城头,上去增援李典。
城头之上,裴辑领着几百守军正在围攻李典和他的部曲,李典身边的数十名部曲已经死伤殆尽,就连他本人也是身受数创。
曹纯刚登上城头,就看到李典身处险境,他怒吼一声,手持环首刀带着百十名亲卫杀入战团。这百十名精锐的曹军士卒一加入进来,很快就将裴辑率领的守军杀得节节败退。
郭淮在后面看到曹军又上来一员大将,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心道:“原本只想要杀死李典,谁知曹军那边又派来一位大将,这下可是活该我立下大功一件。”
郭淮抬头看着城外的曹军已经有大队人马出动了,便下令道:“来人,传令郭邝(郭淮的族兄)率领五百士卒前去增援裴辑将军。”
“诺!”
一名传令兵飞快地跑了出去。
高顺接着下令道:“再令郭宁(郭淮的家将)带领五百士卒前去截断曹军的退路。”
“诺!”
郭淮下完令后,又亲自指挥弓弩手,对城外曹军的后续部队进行猛烈的射击。
曹纯这边正杀得性起,他和李典二人联手,将裴辑的部曲杀得连连后退。眼看就要击溃裴辑这支不足千人的部曲时,就听见守军身后响起一阵喊杀声,一员青年武将带领着数百精兵从裴辑的身后杀了出来。
曹纯一手举着铁盾,一手握着环首刀犹如猛虎扑食一般杀入前来增援的守军队列之中。
迎面立刻有数柄环首刀向他砍了过来。曹纯挺起左手的大铁盾,挡住前面砍过来的刀刃,右手长刀一挥,砍向一名落单的士卒,那名士卒举盾招架,曹纯一刀砍在对方的盾牌之上,竟然连人带盾牌一起砍翻在地。
就在曹纯挥刀的这个空隙之间,左侧又一柄环首刀夹着风声斩向他的脖颈,曹纯迅速地向后急闪,躲过了致命之处,锋利的刀刃斩在曹纯的胸甲之上,将他胸前的锁子甲斩开了一道口子。
曹纯匆忙之中向偷袭他的人瞥了一眼,见对方是一员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的武将。
这员年青的武将正是郭淮的族兄郭邝,郭邝十五岁就随着郭淮的父亲郭蕴四处征战,从伍六、七年来,历经大小百余战,也是一员百战余生的猛将。
自从郭淮从军之后,郭邝和郭宁就被郭蕴派到郭淮的身边,贴身保护他的安全。
曹纯一看郭邝身上的甲胄,就知道此人便是这支援军的头领,他心想,自己只要杀了这员武将,就可以迅速地击溃这支援军,守住这边的城垛。
想到这里,曹纯大步上前,右手的环首刀一挥,划出一道弧线,斜着劈向郭邝的肩颈之间。
郭邝也不敢大意,双手举刀相迎,两刀向撞,郭邝接连着向后退了两三步,就觉得胸口气血上涌,感觉难受之极。
曹纯大声叫道:“不错,能接下我这一刀,也算是条汉子,再来!”
说着,他举刀向前,想要一刀结果郭邝的性命。
郭邝身边的家将见了,立刻大声喊道:“大家一起上,谁能杀死敌将,将军重重有赏。”
郭邝身边的数十名部曲结阵向前,围攻曹纯。曹纯身边的亲卫也不甘示弱,双方面对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撕杀。
曹纯虽然神勇,可他面对的却是训练有素的郭氏私兵,这些私兵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士卒,现在又是结阵而战,故而战力倍增。
面对郭氏私兵的顽强抵抗,曹纯率领的部曲很快就限入了苦战之中,他们本就人数就少、而且装备也不如对方精良,只能依靠着曹纯个人的勇猛,带领他们与敌人浴血撕杀。
就在这时,郭宁带领五百士卒杀到曹纯和李典的身后,将他们与城外的援军切割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