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夫君。”
郭潇与貂蝉、宋夷正说着话,云兮从外面走进来,向郭潇施礼道:“主公,中郎老大人来了,请您过去有要事商议。”
郭潇听到蔡邕来了,他连忙站起身来,辞别了貂蝉,跟随云兮一起去见蔡邕。
…
郭潇来到蔡琰这边的时候,蔡邕正抱着小郭尹在同蔡琰说话。看到郭潇同云兮从外面走进来,蔡邕连忙将小郭尹交给蔡琰,对郭潇道:“秉德,你跟我过来,我有话要问你。”
蔡邕说完,自顾自地朝蔡琰的书房走去。蔡琰将孩子交给云兮,想要陪着郭潇一起进去。
郭潇忙劝阻道:“琰儿,外舅肯定是要同我讨论朝堂之事,你就不必跟进去了。”
蔡琰担忧地道:“夫君,父亲来时一脸的怒气,我担心他会责骂你。”
郭潇笑道:“我自会哄得外舅开心起来的,你不必担心。”
蔡琰:“那父亲如果冲您发火,您可千万要忍耐一二。”
“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
郭潇安抚好蔡琰,独自一人走进书房。一进屋,郭潇就看到蔡邕背着手站在书房的案几前。
听到郭潇进来的脚步声,蔡邕转过身来,直接了当地冲郭潇问道:“秉德,长安现在乱成什么样了?”
郭潇尴尬地道:“岳丈大人,我让徐荣和曹性领兵驻扎在长安,那边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蔡邕闻言怒道:“徐荣就是一介武夫,他如何能约束住那些西凉悍将?”
郭潇忙道:“岳丈大人不用着急,有徐荣在,牛辅等人至少不敢对天子和文武百官过份的煎迫。”
“那三辅之地的百姓呢?他们怎么办?难道就任凭他们遭受西凉军的迫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在长安只有数千兵马,目前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秉德,你如今已经击退了曹军,是否可以前往长安去坐镇,有你在,牛辅等人也不敢太过放肆。”
郭潇连忙摇头道:“岳丈大人,我现在去长安,三公九卿不但不会感激我,他们还会视我为董卓那样的逆贼。如此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为何要做。等天子和文武百官被那些西凉悍将欺负得狠了,他们自会来求我入朝,那时我再前往长安,诸事就要好办得多了。”
蔡邕闻言恼怒道:“你身为封疆大吏,整天不思为天子尽忠,不为天下百姓谋福,却处处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我平日对你的教诲,你全都忘了不成。”
郭潇陪笑道:“岳丈大人的话,小婿自然记在心里,可我在考虑天下百姓之前。先要为自己的家人考虑周全,我可不想最后落个董太师那样悲惨的下场。”
“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蔡邕气得胡子都快要翘起来,他在书房里来回地踱着步。过了片刻,他又转过身来,冲郭潇道:“既然你不肯去长安,那我自己回去好了,我现在还是朝庭的官员,也该回朝去任职了。”
“父亲,您不能回长安去。”
蔡琰刚好端着托盘从门外进来,她听到蔡邕的话,立刻开口反对。
蔡邕皱眉道:“琰儿,为父在同你夫君商议朝政之事,你一个妇道人家,不许插嘴。”
蔡琰倔强地道:“朝政之事,女儿自然不该顾问,可事关父亲和母亲的安危,女儿就可以管。”
蔡邕痛心疾首地道:“琰儿,你怎么同你夫君一样,变得如此的自私自利。”
蔡琰将托盘放在案几上,又端起一盅茶递给蔡邕道:“父亲,非是女儿不顾全大局,女儿是觉得夫君说的对,只有先保全了自身,才好为天下的百姓谋福利。”
蔡邕怒气冲冲地一摆手,“为父不渴。”
顿了顿,蔡邕又对郭潇道:“秉德,我明日就要返回长安去,你看着安排吧。”
说完,蔡邕一甩衣袖,出门扬长而去。
等蔡邕离开之后,蔡琰委屈地冲郭潇道:“夫君,父亲非要去长安,这可如何是好。”
郭潇忙安慰道:“琰儿,你不必担心,岳丈大人就是去了长安,也没有什么危险,我会去信让徐荣和曹性二位将军派兵保护他的。”
蔡琰难过地道:“可妾身不想同父母远离。”
郭潇笑道:“最多再过半年时间,咱们就要前往长安,你同外舅外姑不会分离太久的。”
蔡琰闻言喜道:“果真如此的话,妾身就放心了。”
就在这时,邹蕊和杜茕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郭潇和蔡琰连忙迎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