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谷带领数十名步卒紧随在孙轻他们后面,杀向对岸的守军。
灞桥西岸一开打,立刻就惊动了桥东头的守军。留守在这边的一名司马立刻领着三百名士卒赶过来增援王方。还未等他们渡过大桥,就与蒋谷、孙轻他们撞在一起,两军在桥上迎头相遇,立刻就撕杀在一起。
蒋谷和孙轻这边带领的士卒都是从少年营中挑选出来的悍卒,每个人都能以一挡十,那些西凉军虽然凶悍,却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蒋谷已经多年没有亲自上阵撕杀了,这次好不容易碰到个机会,他一手举盾,一手提刀,直接冲杀在队伍的前面。
西凉军那位军司马在混战中,被蒋谷一刀砍翻在地,西凉军见主将和司马都被敌人杀死了,他们再也无心恋战,各自往东边溃逃而去。
蒋谷也不下令追赶,他命人将几名受伤的士卒抬上马车,立刻下令出发,顺着官道朝东北方向前进。
马车里面,蔡邕放下手指挑起的沙帘,背靠在厢壁上,脸色复杂难言。
赵氏神色紧张地问道:“夫君,外面究竟是谁打赢了?”
蔡邕:“是蒋参军他们打胜了。”
“太好了,这样咱们就不会被抓回长安去了。”
“细君,他们将王方将军杀死了。”
赵氏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劝慰道:“夫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王方将军是董太师的亲信部将,也是我的老熟人。”
赵氏不满地道:“夫君,您既然说他是你的老熟人,那你刚才为什么不出去求他放我们离开。”
蔡邕闻言尴尬地道:“我虽然与王方将军认识,可他们这些西凉武将向来都只听董太师的,我出去也没用,他不会听我的。”
“那不就对了嘛,他与你又没有深交,死了活该,谁让他要阻拦道路,不让咱们去马邑的。”
“细君,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死的可是太师手下的一员大将,可不是什么小猫小狗。”
赵氏轻啐道:“呸!我只知道,不杀掉他,咱们就会被他们抓去长安,以后很可能再也看不到我的小外孙了。”
蔡邕听到这话,顿时轻叹一声道:“细君,你说的没错,咱们真要是被他们抓回长安,秉德他就该为难了。”
赵氏见蔡邕想通了,她立刻转怒为喜道:“这就对了嘛,想想再过几天就可以看到咱们的小外孙,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听妻子提到小外孙,蔡邕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冲妻子道:“细君,等到了马邑,我定要亲自教授小尹儿识字。”
赵氏噗嗤一声笑道:“夫君,您老糊涂了吧,尹儿才刚出世不久,他连话都不会说,怎能随你识字?”
蔡邕尴尬地笑道:“细君说的也是,那就再等上两三年。”
夫妻二人正说话间,马车外面的门框上响起了几下敲击声。
蔡邕整整衣衫,冲外面喊道:“进来。”
门帘一掀,蒋谷手里拿着两张大饼和一只羊皮酒囊走了进来。
蒋谷进来后冲蔡邕笑道:“老大人,咱们急着赶路,也不能停下来休息,我拿来两张面饼,让你们先垫一下肚子,等到了新丰,我再设法帮你们弄些热食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