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是在董卓被诛杀的当天被林木带人接过来的,也幸亏林木他们动手快,他们接走李儒不久,李肃便领兵闯进了李府。
林木顺着楼梯走下来,冲李儒笑道:“好像躲在这里面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看书。”
李儒放下手里的竹简,好奇地问道:“莫非这里还曾住过别人?”
林木:“先生说的不错,我的一位兄长奉主公之命,从马邑过来营救蔡中郎,他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李儒:“他也是细作?”
林木不满地道:“文优先生,咱们是暗卫,可不是什么细作。”
李儒笑道:“有什么区别吗?不过就是换个好听点的名字而已。”
顿了顿,李儒又冲林木问道:“林头领,外面现在如何了?”
林木:“还能如何,现在王允让人满大街地搜捕你,想要将你抓回去砍头。”
李儒满不在乎地道:“我的事情不算什么,即便被他们抓住了,不过就是死我一人而已。我想问的是董太师他们一家,有没有受到诛连?”
林木:“王允下令诛杀董氏一族,就连一些平常和太师亲近的官员,也都受到了牵连,统统被关入牢。”
李儒听林木说完后,伸手端起身旁的茶盅,颤抖着凑到自己的嘴边,将茶盅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林木端起茶壶,又替李儒续满了茶盅,随即放下茶壶道:“文优先生,恕我直言,董太师对上权压朝臣,对下不恤百姓,他落得如今这个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李儒放下茶叶,冲林木问道:“林头领,你可知王允是如何对待各地的西凉军将领?”
林木:“据我目前收到的消息,王允已经招降了原司隶校尉胡轸,他还准备招降靠近长安周边的西凉军各部将领。至于驻守在关中的牛辅、董越等将领,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对他们进行招降。”
李儒略一沉思,便对林木道:“林头领,我有一计,可助你家主公尽快夺取长安。不过,此计还需要你来配合才行。”
林木忙道:“先生有何妙计,请快快道来。”
李儒:“王允此人外圆内方,他的内心对西凉军深恶痛绝,现在招降他们,也不过就是权宜之计,他绝不会善待西凉军的。林头领,你可以让人在暗中散布消息,就说王允欲杀光长安周边的西凉人,只要此消息一出,西凉军就会同王允离心,待到你家主公领兵赶到,长安城里面的西凉军必会起兵响应。”
林木闻言大喜道:“先生果然是智谋无双,我家主公若能顺利地攻下长安,先生当居首功。”
李儒一摆手道:“我只想看到王允这个老狐狸兵败身亡的下场,功名富贵不是我追求的目标。”
林木:“待到长安城破,我定让先生亲手宰了王允这个老狐狸。”
李儒笑道:“但愿如你所言。”
林木起身道:“那先生休息吧,我这就出去让人散布流言去。”
李儒轻轻点了一下头,然后目送着林木踏上楼梯,朝密室外面走去。
等到林木的身影消失之后,李儒又拿起竹简,阅读起来。
…
司徒府,王允的书房内,尚书左仆射土孙瑞与王允相对而坐。
土孙瑞冲王允拱手道:“子师兄,我思之再三,觉得还是应该派人去招降并州牧郭潇,只要郭潇肯站到朝庭这边来,就能解除朝庭目前面临的危机。”
王允:“士衡,我对你说过多次,并州牧郭潇狼子野心,让他归顺朝庭,只会养虎为患。”
土孙瑞:“即便是养虎为患,那也是日后的事情,现在先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
王允一摆手道:“此事我不能同意,我已派人前去传令,让袁绍和曹操起兵攻打并州,待朝庭这边腾出手来,我再命皇甫嵩将军领兵进攻河东,与袁绍和曹操他们三路夹攻并州。”
土孙瑞摇摇头道:“既然你不想招降郭潇,那对于驻扎在关中的各部西凉军,总该派人去招降吧。否则,等他们在绝望之下领兵打到长安来,可就麻烦了。”
王允皱眉道:“士衡,此事我也是思之再三,我觉得牛辅等人罪大恶极,如果朝庭赦免了他们犯下的罪责,这让朝庭的律法何存?”
土孙瑞急道:“事急从权,先渡过了眼前的危机,等日后慢慢收了他们的兵权,再随便找个由头,杀了他们便是。”
王允:“此事容我再思之。”
土孙瑞不满地道:“子师兄,你以前是何等的果断,现在做事怎么变得犹犹豫豫的。”
“士衡,此事不仅关系到朝庭的律法,还牵涉到袁术、袁绍、曹操等人的想法。朝庭若是赦免了牛辅等人的罪责,关东那些诸侯们会怎么想?他们肯定会以为我和董卓一样,也是个祸乱朝纲的奸臣。”
土孙瑞怒道:“子师兄,你这个也怕,那个也担心。似你这般,如何能担负起振兴大汉的重任。”
王允黑着脸道:“士衡,你此话何意?难道你想要取我而代之吗?”
土孙瑞愕然地望着王允,片刻之后,他猛地一甩衣袖,留下了一句“真是不可理喻”便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