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平回来了,也带了了棹肃和孤竹战士,他们理所当然地加入了少挈的队伍。
“我的老朋友,”棹肃亲切地和少挈拥抱,他又苦着脸说道,“你身后有二十万战士,孤竹才派来五千人。”
五千,已经是孤竹的极限了,少挈很感激棹肃不远千里而来。
沙囚也来了,带来了几千个胡塞战士,还有黎启的尸体。
少挈悲伤地接过黎启的尸体,然后牵着桃花姑说道父,这是我的女人。”
沙囚说道挈,胡塞遭遇了一场大乱,只能派出五千士兵了。”
少挈没说话,他听叔父黎启说过胡塞战士有十万之众。
虞纣已经无路可退了,他身后只有十万战士。
“爱妃,你还能施展一次神通吗?”虞纣哀求怀中的夫诸。
夫诸痛苦地呜咽,她还是点了点头,跳下虞纣的怀抱,一口吸了无尽的洪水,又吐向少挈的军队。
棹肃脸色苍白,他从没见过这等神通,他把希冀的目光投向少挈。棹肃发现少挈不慌不忙,甚至除了胡塞沙囚和他带来的战士,其余人都一脸轻松。
洪水冲击到少挈眼前戛然而止,须发尽白的伯岐在三十万人的注视下飞上高空,他悲悯地看了夫诸一眼,轻轻拂袖,夫诸便口吐鲜血。
“虞无道,文王伐之。”伯岐的声音传遍了逐鹿平原三十万人的耳中。
“文王。”有黎氏的子民们高呼。
“文王。”巴人、有孟氏、有焦氏、孤竹战士也高呼。
“文王。”刁民和胡塞战士跟着高呼。
这是一场被历史铭记的战争,虞纣的十万战士无一幸存。
“虞纣,你的时代结束了。”少挈提着明晃晃的刀子走到了虞纣身前。
虞纣不理会少挈,他怀抱着身体冰冷的夫诸,愤然投水。
少挈的军队也战死了不少人,少挈含着泪掩埋战死的战士,桃花姑给他擦拭汗水,说道挈,不要怪我父亲。我们不能直接插手凡人的争端。”
少挈已经很感激伯岐两次化解夫诸的妖术了,他恭恭敬敬地朝伯岐行礼,表达谢意。
虞纣死了,虞朝的军队被他们欺压的子民追赶。少挈在越来越多人的簇拥下来到了虞都,虞纣的长子、虞朝太子高辛在虞都亲自迎接。
“少挈,你打算怎么处置他?”夜晚的时候,伯岐问了少挈。
“放了他吧,他没虞纣那么坏。”少挈叹息一声。
伯岐摇摇头,说道人之仁,不是大仁大爱。”
少挈恭恭敬敬请示道凭圣人做主。”
虞朝太子高辛与虞朝顽民一起被赶到豫州洛水附近开垦荒地。
来自遥远的金阿岭的孤竹首领棹肃进言请少挈登基,又得到有孟氏、有焦氏和巴人的拥戴。胡塞首领沙囚匍匐在少挈脚下,恭恭敬敬喊道贵的文王,你是天上的星辰,你是人间的精灵。”
九州拥戴,四方臣服,八荒来贺,少挈登基了,这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伯岐说:“虞无道,天命文王伐之。”
于是文王少挈在四方诸侯和部落的支持下伐虞。
“后土茫茫,有苗为黎,”圣人伯岐说道,“文王大仁,天道爱之。”
于是少挈上承天意,下得民心,又有四海八荒诸侯拥戴,建立了黎朝。
伯岐说州居九州正中,可以定都。”
于是文王定都在洛水畔,后来叫做洛邑。
伯岐说:“日月所照之地,皆为黎土;五谷生养之民,皆为黎臣。”
于是文王居安思危,亲自率领战士沿着《禹贡九州图》平定四海八荒。往东,文王走到青州最东边,那里平定了东夷各个部落;往西,文王走过雍州,将西羌驱赶到极西之地;往南,文王走到荆州,百越人一路南迁;往北,文王走到冀州,淌过了白竹河,越过了金阿岭,将北狄驱赶到凛冬之地。
伯岐说:“够了,免得后来人居安不肯思危。“
于是文王停下了步伐,把东夷、西羌、百越、北狄留给了后人。
伯岐说:“天下分九州。”
于是文王仿照大禹铸造九鼎,放置太庙。他走过许多地方,所以在九州的划分上亲力亲为。
伯岐说:“一年有四季。”
于是一年分为四季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每月又冠以孟、仲、季。
伯岐说:“仁义礼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