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郓有些疑惑的说道。
“你是老大,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过我也觉得村民,山民们已经认同我们,要是我们再推辞,确实不妥”
刘元稷也在一边低声说道。
李郓看了看二人,又看了看黄福及一众山民。
心中暗叹。
俗话说胜利的火种会乘着风传播火苗,最终引发燎原大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或许以此为契机,扶摇而上。
最终干出一番大事,也无不可啊。
心中波澜壮阔,李郓也暗自下定了决心。
“我等三人,本是卑微之人,受乡亲们抬爱,方有今日,我等也该诚心谢过乡亲们信任之恩,前路漫漫,我不敢保证我们能给乡亲们带来什么,但是我保证,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必定会保护山谷之中众山民,不再受士绅恶霸,土豪劣绅的欺凌,不再受饥饿寒苦,保证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翻身农奴,自由博爱,平等团结,公平公正,绝不失此志”
李郓拱手向众人一拜。
黄福则上前扶起李郓,又拜道。
“先生这是哪里话,没有先生,我们哪有今日,我们哪里会有未来的希望,以后只要先生一声令下,别说反叛朝廷,起兵造反,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等也万死不辞”
黄福回拜道。
“万死不辞”
黄登元等人也拜道。
李郓又是扶起众人后,尽皆大笑。
至此,李郓三人彻底获得了山民之心,就如点燃了一个火种,一朵火苗。
随风飘扬,最终李郓相信此火苗必然成为冲天大火,燎原大火,燃烧整个天下。
而经过此事后,李郓也暗自下定了决心。
自己要做的不仅是要推翻明庭,改朝换代,另立皇朝。
而是要彻底改变这个时代,扭转乾坤。
正如李郓之前与众人言语所讲。
自由博爱,平等团结,公平公正,这便成为李郓所确立的最中心思想。
在李郓此处,没有上下尊卑,没有封建迷信,没有贵贱之分。
有的只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团结奋进。
虽然刘元稷,于海皎二人依然觉得这些思想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
但李郓结合自己数月所见所闻,和这些山民的表现。
李郓认为这并不超前。
因为这些其实都是我华夏老祖宗的智慧。
所谓大同之世,不就是后世所理想之中的共产吗。
还有民本,民富,民安的思想,不正是孟子的追求吗。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不正是孔孟之道,儒学的核心吗。
其他平等,自由,博爱,公平等思想,道家,墨家,法家等等,不也有体现吗。
以儒学为主,百家为辅。
相辅相成,这不正是老祖宗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吗。
李郓觉得自己只是重新确立了老祖宗的思想根据,思想核心,属于拨乱反正。
又有何不可乎。
决心已下,山民归心。
众人也开始投入了忙碌之中。
李郓带着学子们一起加入山民队伍之中,其余各村山民也都陆续前来帮助。
仅半日不到。
土豆便算全部收获完成。
后经清点。
这次土豆收成合计,足足有九万余斤。
虽然并不多,但是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扩种,再加上红薯,玉米,和已经种下的水稻,高粱。
李郓和众山民们相信。
明年开始,山谷之内便不会再有忍饥挨饿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