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听了他的话,高耀晋都是强忍住才没笑出来……心道你也好意思说,三百人能顶什么事?就算这三百人都是铁打的,在这样十几万人的大战里,又能起什么作用?
看来这位拗经略真的是病急乱投医了!为了坚持出兵,连这种明显站不住脚的理由,都被他作为出兵理由了!
虽然高耀晋也知道,在这段时间内朝廷因为心忧辽事,都发布了动员令,确实有不少武将奉命前来援辽,并且多是忠贞之士!只可惜都是兵力不足,并无大用。
例如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四川都司张神武。也就是当初和周敦吉一起臭味相投,洗劫土司家,然后被下狱论罪的那位。
因为此时辽东形势已经越发不妙,朝廷就想出一个法子,也就是:“各处废弃将官有多带家丁赴辽自效者,总兵副将等官皆复其职,原无官而能自带四、五百名者……
即授以副将、参将、游击职衔,二、三百名者授以都司职衔”。
简单地说就是只要你手里有兵,带兵到辽东前线助战的话,就有机会戴罪立功,东山再起的。
所以借此机会,张神武就应征赴援,还是应的这位拗经略袁应泰的举荐,率领手下二百四十名家丁前来辽东助战。
只可惜等他风尘仆仆赶到广宁的时候,辽阳已经失陷,这时驻节广宁的辽东巡抚薛国用就挽留他,张神武不答应,说:“奉命守辽阳,而非守广宁也。”
薛国用就问他:“辽阳都没了,你去干嘛?”张神武回答:“我去杀敌!”薛国用又问他:“你只有二百人能杀敌吗?”张神武是怎么说的呢:史书记载曰:“不能,则死之。”
于是张神武继续率领家丁前进,然后在刚刚到达辽河的时候还遇到上万逃卒,于是张神武当即激以忠义,希望这些逃兵能够和他一起前去杀敌!奈何这些逃兵都被吓破了胆子,无人响应。
于是张神武只能独自率部渡过辽河,然后就在辽阳附近遭遇了后金军!
要知道这时他手下将士已经不食整整一天了!都一天没有吃饭了!可是在遇敌之后依然疾呼奋战!誓死不退!
奈何张神武所部势单力孤,兵力实在太过薄弱!最后惨遭全军覆没!包括张神武在内的二百四十名壮士尽殁于阵!消息传回之后朝廷发文以祭之,并赠都督佥事,世荫千户。可谓一代忠烈!
所以这就说明,在辽东面临危机,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大明的忠义之士还是不缺的,只可惜力量都太过薄弱,不足以改变大局!
包括由此提到的杜太师之女同样如此,热血报国,可惜兵力不足。
于是等到高耀晋根据他丰富的见识,戳破了这个肥皂泡之后,不说张铨几个都是大失所望,就连那三个同逃监军都是有些失望的……这不是空欢喜一场吗?
而见了在座众人的模样,袁应泰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他不愧是个拗经略,就算这样当众挑明了,他依然固执己见!
例如他开始强调其他理由……例如现在出兵,拿下清河抚顺之后的种种好处,又或者现在出兵,还有林丹汗部会响应助战……(其实都是他的臆想)。
而随着他滔滔不绝的阐述各种理由,高耀晋知道事情正向他不愿看到的方向滑去!一旦形成了这样的口水仗,那就很难说服他了!
毕竟在没有真正真刀真枪双方干上一场前,谁都不能确定出兵的结果!是胜是败谁都不知道!所以他完全可以一直口水仗打下去!拒不承认错误的!
(这就类似于后世你在网络上碰到一些人,大肆发表错误观点还拒不悔改,你好意纠正他,可往往费了半天劲之后,发现还是说服不了他,因为你无法把自己的智商拉低到和他同等限度)。
所以高耀晋知道,现在也是如此,而面对这种即将陷入死局的时刻,他必须要拿出致胜的奇招!要重拳出击了!
不然的话这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今天袁应泰还能放下架子,和你讨论一二,而错过这次机会之后,袁应泰身为辽东经略,日理万机,以后还可能陪你继续讨论么?
所以今天这场谈话至关重要!并且必须要说服袁应泰!
不然的话一旦出兵,萨尔浒之败又将重演!进而以此酿成的后果,包括他的全家五口,包括整个辽东数百万户人家,都将不复存在!
所以明确这些后,高耀晋干脆不再听袁应泰啰嗦了!甚至他都直接打断了袁应泰的车轱辘话——非常无礼!
而在直接打断后,高耀晋就毫不客气的看着他道:“大人既然一直强调要出兵,那卑职就斗胆问你一个问题!
“大人你这样铁了心的坚持要出兵,究竟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是为了自己的晋升仕途,个人利益呢?还是为了辽东百姓?为国为民呢?”
“啊!”
“放肆!”
不说在场众人听了都是惊呼声一片,就算是那位相对熟悉他的许监军,都是惊呆了!这是吃了熊心,咽了豹胆吗?居然敢这样质问袁经略的?这是以后不想在辽东混了吗?想自绝于官场?
至于袁应泰本人更是气坏了!被这样当众质问,还是一个芝麻绿豆官当众质问,是他二十年的官场生涯里从没有过的!
也就是他进士出身,修身养性的功夫还算不错,所以这才没有当场发作,命人把高耀晋拿下的。
不过就算这样,他已经用看死人的眼神冷冷看着高耀晋道:“看来高大人教子有欠妥当,你就是这样和上官说话的吗!还有没有基本的官场礼仪!”
“下官冒犯了经略大人的虎威!自当死罪!”高耀晋就是轻描淡写的来了一句,不过接着他依然抓住先前问题不放!
继续质问道:“但是今天下官就是想要知道这个答案!经略大人这样力主出兵,究竟是为了个人私利!还是为了民族利益!为了辽东百姓!”
“混账!那本官肯定是为辽东百姓着想的!你以为本院的这些圣贤书是白读的吗!”看见高耀晋死揪住不放,并且都开始质疑他的人品操守,袁应泰那是真的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