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四章 曲线救国!

老实说虽然他知道自己行事武断了一些,或许还掺杂了那么一丁点的私心,但从根本点来说,那肯定是为了造福辽东百姓啊!

只要能够平定辽事,还辽东大地以安宁,他个人荣辱,他头上的这顶官帽又算得了什么呢?

“好好好!大人高风亮节,卑职佩服!”高耀晋听了就是点点头,当然他也相信这是袁应泰的心里话。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袁应泰虽然屡屡犯错,但是在后金军攻进辽阳,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都敢于举火自焚,以自杀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以自杀来谢罪!

而不像很多狗监军一样一逃了之!这说明他基本的操守还是有的。

而高耀晋要的就是这句话!既然确定了这个最终的前提,让他自己剖析了自己的心意,或者说给了他一下当头棒喝,让他不要执迷于乱七八糟的党派之争,路线之争!

而是要真正从国家利益出发!从辽东大局出发!而有了这个认识后,接下来高耀晋就是再给他做了一番分析。

“大人的人品操守肯定是值得相信的!我也相信大人是为国为民的!可既然如此,再等半年出兵不是很好吗……

“等到我军实力进一步增强,火器威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军队得到恢复,那时再行出兵不是更好吗?

“毕竟大人你应该非常清楚,此战对于整个辽东的意义……我军再也输不起了呀!

“这要是再丢了十万大军,丢了这些家当,我大明还能从哪里拼凑出这些援军呢?辽东还有力回天么?”

甚至高耀晋还开始从细节方面进行分析,那都是说得情真意切啊:“更不要说这三年以来,我军一败丢了清河抚顺!再败丢了开原铁岭!中间还夹杂了一个萨尔浒大败!现在只是勉强维持相持之势而已。

“可要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我军还是轻举妄动,尽起大军并遭到失败的话,我们还能丢掉哪里呢?是可以丢掉沈阳呢?还是可以丢掉辽阳呢?

“甚至我军再遭失败之后,以辽东之大,还能有我军的容身之地吗?放眼辽东的十万里江山,还能有我汉人的立锥之地吗?辽东的天地之大,还能放得下我汉人的一张书桌吗?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维系于大人手中!大人一念,决定辽东五百万军民安危,所以万望三思啊!”

“这……”

看见高耀晋说得情深意切,而且全都切中要害,全都是非常充分的事实,乃至把后果都分析的明明白白了,这下连一直死撑着不放的袁应泰,都开始有些动摇了……

难道本官真的错了?难道真的不应该出兵吗?

毕竟换成别人这么说的话,他还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甚至可以给对方直接按上一个怯战避战的罪名!

可是连创下沈阳大捷,等到捷报送达京师后,连圣上那里都会知道名号的沈阳乳虎,少年俊彦都这么说,他却不得不考虑一下了。

或者归根结底来说,袁应泰执意出兵的根本用意,就是他前来辽东已经半年,却毫无建树,所以他才想要出兵证明自己的能力。

此外这还是他所在党派中某位阁老的意思,必须否定他前任的政策,显出他们的高明,所以才要执意出兵。

并且像他这种执拗的人,一旦认定某事,钻进牛角尖后就很容易钻不出来了,不过现在嘛……

于是袁应泰都从帅案后站了起来,来回踱步了许久,反复考虑,反复思索。

又抬头看了看他自辽东上任第一天起,就亲笔所写的‘解民倒悬’手书,最后才道:“行了,你们的意见本院收到了。

“本院公务繁忙,你们先回去吧,等到本院有了决定后,自会发公文让你们知晓的。”

啊?高耀晋听了就是哀叹一声,心道都这样了还不愿改弦更张的?拗经略不愧为拗经略!确实拗到家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能看出来他已经有所意动了,至于他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只能看他的人品操守……

看他究竟是把辽东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把他的晋升仕途,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了!

既然袁应泰已经下了逐客令,该说的也全都说了,乃至像强项令那样丢掉政治前途,冒死死谏的办法也用了,依然没有换来正式的承诺,高耀晋也只能无奈的起身,准备告辞了。

可正在这时,看见袁应泰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并且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时机,错过之后就再也不来了!

三人中的主事者,一代忠臣张铨,却是做了一个谁也意料不到的举动!

只见他都年近五十的人了,以堂堂正四品之尊,巡按辽东的尊贵身份,却猛的以身抢地,跪在地上拼命向袁应泰磕头啊……

“经略大人我求求你!为了辽东父老,为了大明社稷,千万不能出兵啊!老夫求你了!”

说完张铨都是磕头如捣蒜啊!甚至他磕头之重,地上已经是鲜血淋漓了呀!甚至这要不是大堂里没有柱子,以张铨的忠贞爱国,绝对会来个头撞梁柱,以死为谏的!

“哎——老大人你又何苦如此!”看见张铨的这种突然举动,袁应泰都是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把他搀扶了起来。

毕竟张铨是谁?那可是堂堂辽东巡按,正四品大员!那都是可以直接面圣的存在!年纪也要大于他,可以说是他的前辈!

可是现在就为了劝他收回成见,居然都不惜身份,给他下跪磕头的!所以这这这……

并且老实说,抛开政见上的分歧不谈,他对张铨这个人还是非常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