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控制核心

工程船和专用的船坞被设计出来了后,集群意识就现在海洋上进行了实验。

首先就是专用船坞的建设,经过地面环境进行稍加改变,生产巢就生产出来了各部构建。

再由思考者远程操控着各施工机械在选好的海面进行组装。

施工机械的生产也是为了验证工程船的各部分作用,“附带”研发出来的。

运输用的、起重用的、装载用的、安装用的……

各种施工机械的内部都有着一个简单的生物核心,其中枢神经系统都是和机械的控制系统直接相连的。

这套神经链接机械控制系统的技术,是集群意识在整合人类科技的时候首先下大功夫研发出来的。

不然作为机械体的生物核心,就必须配有各种肢体去按各种按钮了。

神经链接技术,就是通过生物神经所发出的生物电流直接操控机械的技术。

其中整合了生物神经技术、电信号感应转换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只不过整合之后,就变成了集群意识通过生物的神经传导,直接控制了机械的运转。

而核心的生物体,就相当于一个生物计算机,成为了集群意识控制力的中转点。

也就是说,有着这个技术之后,这些机械体内只需要有一个核心控制体就行了。

最后经过多次优化,在机械体的内部有着一个装载有一套中枢神经系统的“玻璃罐”。

而“玻璃罐”其实就是一套简单的维生设备。

维生设备之内的生物体没有任何器官、肢体,只有一套中枢神经系统。

如果有人类看到,就会发现在这罐体中除了营养液,就是一个大脑和其附带的脊髓神经纤维。

这样的操控核心,是被研发出来用到以后的各个单位上的,包括工程船。

根据各个单位的作用,操控核心的中枢神经系统等级也有着高低之分。

毕竟等级越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所需的能量就越多。

集群意识总不能为工程机械配有一个四级的中枢神经系统吧?那不是浪费吗?

当然了,为了操控好复杂的机械体,控制核心的中枢神经系统最低都是三级半——最高也就四级半了。

因此,根据控制核心内部的智慧等级,集群意识就直接批量化的生产了三种等级的控制核心。

低级的、小型的就是三级半的中枢神经系统,加上维生设备和对外接口。

中级的、中型的就是四级的,高级的、大型的当然就是四级半的了。

以后只要根据需要,让不同的机械体直接搭载不同的控制核心就行了,也方便了分开生产、集中组装。

这一点,集群意识还是从人类那学到的模块化理论呢。

这样做的好处,除了简单化生产之外,还坚持了原生物文明特有的回收利用的理念。

只要某一部份出现了问题,完全可以进行更换、重组。

控制核心出了问题就更换控制核心,机械体坏了就更换坏了的部分……

而现在,这些工程机械,搭载的就是低级的控制核心。

工程船设计的就是搭载高级的控制核心。

为此,集群意识将所有的思考者全都进行了一次更新。

最新的思考者就是一个搭载有四级极限中枢神经系统的超级控制核心——称之为“科研核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