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控制核心

而科研核心的外形,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自行更换。

比如需要进行微观感知的研究,那么外面的躯体就配置一个电子显微镜。

如果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就搭配一个拥有灵活触手的躯体——控制核心也是可以和生物体相连的!

同样的,指挥者和管理者也变成了“指挥核心”、“管理核心”。

研究核心特化了研究能力,指挥核心特化了军事能力、管理核心特化了管理能力……

以后如果还有什么需要超级核心的岗位,到时候进行相应的特化处理就行了!

而所谓的特化,就是在进行一部分细小调整之后,再进行相关知识、经验的输送。

而且有着集群意识这个“备份主机”在,以后有关方面的知识、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

到时候所有的超级核心就可以直接吸取这些经验。

举例来说,一名刚刚诞生的指挥核心,就和它“前辈”那样,拥有着无数的作战、指挥的经验!

如此灵活的模式,一下子就改变了原有的所有模式。

用人类的话来说,就是瞬间提升了几个层次的生产力!

眼见这个模式如此方面好用,集群意识更是准备着将所有的单位都替换成这种模式。

当然,研究中枢、生产巢、孵化巢……这样的建筑单位是没有办法完全改变的。

对此,集群意识还是有些不太满意,按照它话想法,如果在这些核心之外再搭配有人类的计算机,那就更完美了!

但就算是现在这样,也足够让集群意识感到很满意了。

很满意不代表着满意——或许它永远也不会有感到满意的一天吧!

所以,对于人类计算机的研制也在让研究核心进行了。

有着人类现成的资料,基于硅基芯片的电子计算机很快就研制了出来。

对于这种有着各种便利的设备,集群意识可是抱有了非常大的期待。

经过一番实验之后,却发现同等规模硅基芯片的计算机还不如一个低级核心的计算力呢!

虽然这样的计算机计算力不如低级核心,但是拥有着生物核心所没有的诸多便利之处。

比如只需要消耗电能就能运转,而不像生物核心那样还需要各种营养物。

但是反过来也是一样的,电子计算机怕电磁干扰,而生物核心就不用担心这些外部干扰了。

所以,感觉很不满意的集群意识就让科研核心去研制碳基芯片,准备从这个方面提升电子计算机的潜力。

与此同时,有关人类理论中的各种计算机也让科研核心们去研制。

比如: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计算机和生物核心完全就是两码事!

人类理论中的生物计算机准确的应该称之为“蛋白质计算机”才对。

如果两者一定要进行比较,那么生物核心就是最终形态的生物计算机。

因此,集群意识之所以研制各种计算机,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那部分计算力,而是为了多出一些额外的辅助控制力!

毕竟生物核心的计算力就算再强,其实就是集群意识计算力的一部分——可不要忘了集群意识本身的存在方式啊!

或许只有当这些计算机的计算力超过了生物核心的时候,生物核心才会变为一个纯粹的操控单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