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就是三五天一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轨道空间站就这样在平动点上组装成功了。
为了让轨道空间站能够顺利对接,每个分段都配有了一个超级生物核心和一套辅助计算机。
所以当轨道空间站组装好了后,就拥有了六个超级核心和六套辅助计算机。
更重要的是,这六套控制系统还能进行联合,进行并行工作。
也就是说,这六套控制系统组成了一套控制阵列!
要知道,按照一开始的设计,只需要一套控制系统就能完成这座轨道空间站的所有控制工作。
现在有了一套阵列之后,那就多出来了巨量计算力。
不过幸好的是,集群意识早就为此准备好了下一步的扩建计划。
到时候就不需要进行添加额外的控制系统了。
轨道空间站组装成功之后,因为自身有着可控核聚变的反应炉,所以能量方面根本不用担心。
要是有了足够的原材料,轨道空间站的船坞马上就能够投入工作。
因此,接下来启源星地面的火箭发射工作还是没有停下来,而是再次发送了几批,给轨道空间站送去了各种资源。
其中除了有建造工程船和自动建造机的原料之外,还有就是维持生物核心运转所需的营养物质。
其实当集群意识整合了地球人类的科技之后,就不是完全的生物文明了。
不过它有着必须是要有生物来维持集群意识本身的存在的核心条件,就只能说是一个以生物为核心的综合性文明——一个意识即为一个文明!
所以现在的集群意识,最新出现的各种机械加生物核心的合成单位。
对于生物质的需求一下子就降到了最低,相应的,对于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便提到了最高!
不过在整个宇宙的大环境下,无机物质肯定要比生物质多得多!
就像启源星系之内,就有着各种矿产资源。
不说其它星球,就是启源星的轨道之上,除了一颗有着四分之一启源星大小的熔岩卫星之外,还有着一道和太阳系内土星环一样的小行星带。
不管是熔岩状的卫星,还是小行星带,都是采集太空矿产资源的理想之地!
……
随着各种资源、原材料送到轨道空间站,轨道空间站便立即开始了工作。
在太空无重力的环境下,轨道空间站的船坞才算是真正的发挥出了作用来。
那最长可伸展到五百多米的支架,完全可以建设同等长度的太空单位!
建建造工程船倒是用不了这么长,一百米就完全足够了。
不过在建造工程船之前,集群意识首先建造的就是一批自动建设机。
因为它准备用这一批自动建设机变成扩张和维护轨道空间站的建设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