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章 轨道空间站

“思考者3号认为设计专用的造船厂非常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应当设计多用途的轨道造船厂。”……

经过思考者的商讨、研究,集群意识最后决定采用3号思考者的建议,设计一个多用途的轨道造船厂。

毕竟凭借现有的条件,虽然造船厂达不到通用的条件,但是提高适用性还是没有问题的。

最起码的,不能只是建造工程船,还能建设另外的太空船只才行。

那么,除了工程船,太空初期还需要的太空船只又有那些呢?

带着这个问题,集群意识和思考者们再次开始了商讨。

“工程船集合了建设、组装的功能,能够像生产巢那样,将设计好的目标进行建设。”

“按照此言,工程船就需要整合进生产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生产巢太大了。”

“那么就行进弱化、小型化、分离化处理,将资源储存和资源建设进行分开。”

“这都是以后的事,现阶段只能简化处理。”

“除了用于建设的工程船,还要有能够建设太空军事单位才行。”

“除了太空军事单位,还要有资源采集单位。根据资料,掘进者不适用于外太空。”……

眼看各思考者单位越想越多,但是最后能够实用的却是没有多少。

集群意识只能将这些目标放到以后,它现在还是必须得先建立一个轨道空间站才行。

这个轨道空间站要有一座船坞,拥有生产巢和合金精炼巢的能力。

除此之外,一座可控核聚变反应炉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这个轨道空间站的船坞,要能够建造的太空航行单位,被集群意识定为了工程船、采集船两种。

随着确切的任务下达下去之后,思考者们首先就开始研发环节。

根据现有的单位资料,生产巢、合金精炼巢和聚变巢都是现成的,需要全新研发的还是属于船坞。

船坞要能够建造工程船、采集船这两种船只,就肯定先要研发出来这两种船只才行。

研发一开始,集群意识和思考者们就陷入了难题——方案反复的设定,又反复的被否定。

最后,经过多年的研发之后,终于确定下来了两种太空船只的方案——这才仅仅只是方案。

工程船的方案就是以生物体为核心,携带一套维生系统,并配有三至五台自动化建设机。

也就是相当于将工程船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母船的控制、材料搭载,另一部分进行太空建设。

而采集船的方案最后被完全的否决了。

根据从上一世留下来的资料,集群意识参考那些星际文明的办法,决定在资源点建设半永久性的开采站。

然后再用专用的运输船将开采站开采到的、并经过提炼的资源运输到各个所需要的地方。

而开采站的建设都被整合到了工程船之中。

当然了,开采站的设计、建设、已经如何开采就需要进行另外的研发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轨道空间站就只需要能够生产工程船的能力就行了。

这样一来,就为轨道空间站的设计剩下了大量的工作量。

最后设计出来的轨道空间站,就只包含了一套核聚变反应炉、一个物质存储空间、一座的工程船专用生产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