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需要这么久,那是因为集群意识的“身体”可是有着三十光年大呢!
其中的各种航行器的数量可是非常多的,全部升级更换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不过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集群意识也准备好了另一个计划的准备工作——「远征计划」!
远征计划,是集群意识准备将意识网络以线状的形式覆盖到三千光年之外!
这一路上就算是单个行星系的延伸接替,至少也需要覆盖八百多个行星系。
八百多个行星系,每个行星系至少也需要建设一个恒星哨站加一个自展枢纽的功能模组。
这样的工程量也是非常庞大的,一点儿也不比建一个戴森球来得小!
而且为了谨慎起见,集群意识也不可能真的就这么一条直线的建造过去,还需要些支线、备用线路、绕一下路什么的。
这么一计算,要建设的行星系,也就是意识网络覆盖的行星系,知道也得两倍近三倍——两千多个行星系的意识网络覆盖!
因此,就算是近三百年的时间,集群意识对于远征计划的物质准备工作,才满足了初期的要求。
如果是个体智慧文明,在这个时候就是一艘远航探查船的事。
两相比较,意识网络的优势是在即时的通信指挥控制和意识网络虚拟世界,缺点就是单位可活动范围的有限性核扩张对资源上的巨大需求。
个体智慧文明的优缺点就反了过来,但同样的,个体智慧文明内部的消耗却又是集群意识的无数倍……
对于这些不同文明形态的区别,集群意识是一清二楚的。
如果让它在两种文明之间进行选择,集群意识肯定会选择它自己——当然了,如果是两种形态文明的优点都有了,那才是更好的选择!
集群意识它到不前为止的所有努力、所有的发展,都是为了进入更高等级的文明,让它自己不再有上一世的绝望结局。
现在到了星域文明,集群意识才算是有了点底气,才有了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
虽然它可以松一口气,但从它的远征计划来看,集群意识可不准备松这一口气呢!
这不,远征计划的初期准备刚刚完成,工程建设就开始了。
目标星区在星河坐标系的x方向,具体的区域为三千三百光年之外的近千光年,就是上一世集群意识遇到星系文明的区域范围。
三千多光年,以十倍光速的曲速前进,直线都需要三百多年,还是非常遥远的。
但是对于整个星河来说,这点距离就是星图上的一个点而已!
一个星河尚且如此,就不要说星群和星团了——宇宙实在是太过于广阔了!
就这么一个点的距离,就会有一个文明存在,说明宇宙不是想象中那么空寂的。
但没有相应的科技实力,宇宙也是真的空寂,很有可能一个原始文明从诞生到结束都不会碰到另外一个文明。
因此,集群意识发展了这么久之后,也没有看见一个“过路”的其它高等文明,也就很正常了。
真想象不出其它文明此时是个什么样的,为什么没有相遇,可以超光速航行的文明为什么这么少……
至少除了集群意识它自己之外,不管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能够超光速航行的也只有它现在的自己!
渺小与伟大,往往只在一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