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八十四章 慕容见慕容

insins

狗皇帝自登基起就着手打压士族,二十多年来,慕容氏和其他士族一般日薄西山。

受提拔的寒士虽没能封侯拜相,却在朝堂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位置,孙氏自请归家的嫡出孙女和寒门结为连理,孙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也自甘堕落了。

所以士族中不乏对孙氏谄媚皇权不满的人,慕容氏中想要重新让士族马首是瞻的也大有人在。

五公子和三公子性格怯懦,不堪大用,这点九公子心里清楚:“曾经天下士人敬仰的慕容氏,沦落成了一个仰人鼻息的蠢物,萧氏打个喷嚏,你们就人人自危了?”

“五哥,三哥,承平多年,慕容氏血里的锐气给磨尽了,你们已经忘记自己是谁,一个个都成了萧氏的狗奴才。”

“臭小子,现在还轮不到你来教训大家,我们不向萧氏低头,难道要和旧主共赴黄泉么?你一个外室生的野种,父亲给你抬了身份记在母亲名下,就真以为自己是慕容氏的公子!”五公子拉下脸斥道,和他同声同气的只有慕容明和三公子,其他兄弟叔伯只顾看戏,并不插手大房几个男丁之间的龃龉。

大房的当家外放当官,家里一般都是慕容明做主,九公子来了之后,其他房头的人也动了心思,他们主张送十娘进东宫,虚名并不如唾手可得的权势更得人心。

士族败落便败落了,孙氏先出手占了一个皇亲的名头,朝堂上更是将自己的弟子安插进三省六部,其他墨守成规的士族是看不起孙氏,但人家得萧氏信赖,日后也是皇亲国戚,权势和富贵一样不少。

慕容家的二伯道:“你们是亲兄弟,还分什么嫡庶,大哥不在,大嫂也卧病在床,我这个二叔就做一次主,郡主扔过来的两个人我们都不认识,放在柴房里养着,等时疫过去,再从长计议。”

“二叔,不把人处置了,陛下会怎么看我们。”慕容明不同意。

“现在杀了,陛下就会相信我们了么,明儿,你仔细想想,我们现在左右不是人,郡主亲自将人送上门是什么意思,她说小九与叛党勾连,想要自证清白就只能让这两个女人活下去,他们死了外头会说是慕容家杀人灭口。”二叔年长,见识也比慕容明多一点,左右都不对,不如静观其变,贸然下手反而会落人口实:“暂且放着,明儿,你去探探口风,问清楚怎么回事,小九看着张狂,但不是为非作歹的人。”

长辈言罢,九公子从椅子上起身,对二叔恭恭敬敬作揖,他感激道:“二叔明鉴,我在外游历,结交了不少朋友,也并非所遇之人都如实相告,我看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慕容氏,想要将我们与叛党勾连在一起。”

“人心隔肚皮,我是防不慎防。”

“对,小九说的没错,我看其中一定有误会,我们慕容氏岂会做这种荒谬的事。”其他人应和。

没办法说服全家的慕容明,私下带着五弟和三弟到了抄手游廊上,他们必须查清楚一件事,小九和叛党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九弟一进门我就觉得玄乎,爹就算外放时养了一个外室生子,也不至于一直不和母亲打招呼。”

“其他外室生的孩子,母亲心里都有数,每个月没少给月钱过去,只有九弟这个,拿了父亲的书信上门,还记在母亲名下,我觉得不妥,但是父亲外放不在,又没有旁的佐证。”五弟说。

三弟摇摇头,他讲道:“我们现在不是要佐证九弟的身份,父亲的书信我们都看过,做不得假,我怕九弟在外头多年,心底生了不该生的念头,想要滔天的富贵,所以受了旁人蛊惑。”

“老五,刚才你骂他也没留余地,现在怎么突然帮着外人说话了。”三弟不乐意,瘪瘪嘴瞪着五弟。

老五摆摆手,就事论事继续说:“我的意思是,现在告诉陛下九弟是冒充的,陛下也不会信,反而觉得我们为了自保兄弟相残,如此,不止陛下,连其他士族都会以我们为耻的。”

兄弟阋墙,自相残杀,论起来寻常人家都会说祖上作孽报应到后人身上,更别提延绵世代的士族,他们若真做出了为求自保不折手段的事儿来,口诛笔伐且还算是轻的了。

作为兄长的慕容明恍然明白了五弟的意思,他自愧不如,喟叹道:“我是气头上,差点坏了大家的前程。”

“不怪大哥,我们也有不好。”三弟拍拍慕容明的肩膀。

三兄弟共勉后,重新商讨要如何安置白邈纱和慕容月,这个慕容月的名字,三个人都觉得心里有些毛骨悚然。

慕容月,慕容月,他们有一个早亡的姑奶奶就叫这个名字。

但给郡主送来的慕容月年纪又小了些,与族谱上的姑奶奶应该不是一个人,慕容明来到暂时软禁二人的屋子,抬手敲了三下门后,男子走进去。

一老一少两个女子坐在凳子上,看到他来并不诧异,老的那个反而请慕容明坐下:“知道你有话要问,已经等了很久了。”

“你为什么要用慕容氏的姓,为了构陷我们么。”慕容明道出来意,他觉得眼前的女人与族中任何一个人都毫不相似,她一定不是慕容家的人。

女人莞尔,忽然对慕容明笑了一下,她目光和煦,仿佛在看一个晚辈:“我本就姓慕容,你以为我是族谱上的那个慕容月?”

“你知道!”他震惊的盯着对方。

“知道,慕容月,你们的姑奶奶,不过我不是她,我是慕容家的人,却不是慕容月。”女人说了一段听着绕口的话,她的意思是,自己出身慕容氏,很可能是旁支,所以用了慕容月的名字。

旁支出身,慕容氏的旁支所剩无几,仅剩的一支人在西北二州,与他们并不相熟,更是鲜少往来,也只有外放的父亲在书信中偶然提及到旁支的事儿。

剧慕容明所知,慕容仅剩的旁支早年在西北二州默默无闻,近十年才出了两个当官的子弟,他们也极少进京。

该不会慕容月就是这旁支的人,故意用了姑奶奶的名讳,为什么呢。

慕容明思绪飞转,很快又陷入僵局。

推荐:stylereenda{font-sizepxlor6dd4padding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