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七章 情况不对2

insins

“九公子,走吧。”安寄递了眼神给小竹,两人一左一右夹着人起来。

慕容明想插手都来不及,他微不可查的皱起眼眉,不悦地给了林丛丛一个冷眼:“林娘子还想污蔑我慕容家什么,尽管开口。”

“污蔑,鸾台侍郎这话听了太刺耳呢,我污蔑你们了么,唆使不明真相的学子堵门的是小女?刚才振振有词说是来给九公子呐喊助威,要大理寺还原真相的是我么。”林丛丛假意冷笑,实则在心里拍拍小手,可算送死的来了,否则还要胡搅蛮缠半日。

太子身边的梁内官不露声色,可刚才八个男人慷慨堵门时,这位内官还是控制不住面露不悦,显然给这些以为人多势众就能倒逼萧颍言退让的学子蠢到震碎三观。

毕竟陛下爱财,也屡屡为天下学子破例的先例在,如今的阵仗,九公子身边的人倒有些蹬鼻子上脸的架式。

三分大红就开染坊,慕容家的棋,林丛丛是看不懂了。

以惹天家不喜为代价,也要赢得天下学子的心?

值不值得啊,林丛丛表示怀疑。

“我已经说过了,林娘子人缘差,也怪不得我九弟有推心置腹的好友,他们看不惯你胡作非为,当然会为好友出头。”慕容明正义凌然,痛斥她的时候,如在斥责一个仗势欺人的恶妇:“林娘子还是收收心,不要误导殿下和诸位大人,我九弟常年在外云游,善于与人结交,如果你要为此给他扣上结党营私的罪名,也委实太荒谬了!”

他的意思是九公子有社交达人,牛逼哄哄是天生的,林丛丛的罪名扣不下去,而她看到的正好相反,慕容明想用人缘好遮掩过去,小娘子偏要扯开另一面:“是我误会了么,我觉得不是啊,这儿是大理寺,大理寺卿照章办事,殿下和梁内官也并未开口偏袒谁,鸾台侍郎觉得大理寺卿不公,大可以请太子和梁内官出面调停。”

“可我看到现在,鸾台侍郎竟直接无视了梁内官,一步步逼着殿下顺应闹事者的要求,小女子觉得九公子叫来的不是朋友,而是逼宫的帮凶!”逼宫二字,林丛丛咬重了音,她上前一步,慕容明下意识屏住呼吸,小娘子继续道:“太学子弟若有异议的,大可以陈书写状,到御前告上一状,九公子的朋友倒好,摆出一副受尽冤屈无处申的嘴脸,直接冲到了大理寺来闹事儿。”

“我想一定是鸾台侍郎和他们说了不该说的话,才误导这些学子以为陛下偏帮小女,不惜让太学子弟受辱,才弄得如此群情激奋吧。”

“林娘子说的不无道理,我看鸾台侍郎和九公子就是这个意思。”大理寺卿阴森森的开口,有点落井下石的意味。

小娘子对美须公颔首致意,她说话极快但吐字清晰,该听到的人必定入耳了,慕容明神色紧绷,他状作闲庭信步的抖了抖袖子,说:“林娘子栽赃陷害的手段,某领教了。”

“慕容家煽风点火的诡计,小女子也领教了。”她有样学样的还回去,萧颍言和梁内官面无表情,不过他们身姿蓄势待发,看着就像随时能愤然离开的模样。

“林娘子也是太学子弟,怎么能轻易说出逼宫的话来,诛九族的大罪,慕容家一门忠君不疑,不但家中子弟给人打伤,还要受忤逆圣意的不白之冤,殿下,臣不明白为何林娘子恶毒如此。”慕容明对萧颍言作揖,他弯下身躯,重重拜下:“我慕容氏对陛下,对萧氏之心天地可鉴,殿下与梁内官明鉴。”

“小女也字字属实,鸾台侍郎何必说不过就抬出慕容家来,是打着携恩图报的意思么,忠君忠国是读书人的第一要务,还需要拿出来大书特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慕容氏不忠于陛下,还想忠于谁?”林丛丛见招拆招也算不上,对方死缠烂打,自己也以牙还牙,事事都往谋反上扯,看看慕容氏在萧颍言心里有几分几两重,能让上位者用人不疑的。

她故意刺痛为君者的神经,一旁的夫婿也接着开口挤兑慕容明:“且不说此事由九公子嘴贱引起,挨打了还要借着人多势众胁迫大理寺偏袒自身,一计不成又让相好的太学子弟围堵门口,本官在御史台任职,还未见过如此以下犯上之举。”

“慕容氏说忠君,难道天下只有慕容氏一家忠君,我魏氏,孙氏,那一家不是忠君为上,若面上忠君,私底下谋乱犯上,如此奸佞做派才让人不寒而栗呢。”

魏柏侃侃而谈,门外的刺儿头忍不住又嚷起来,作为书生,他们的嗓门比市井小民还要敞亮:“你们夫妻二人一唱一和,把我们往以下犯上的罪名里兜,是什么黑心肠的玩意,我们这些人寒窗苦读,将来打算效力朝廷,为陛下办事,没曾想你们两个奸恶小人从中作梗,还毁大家的前程!”

“殿下,此事我们不服,虽然举动唐突,却没有想胁迫殿下的意思,只是情急之下冲动行事而已。”

刺儿头先跪在地上自行请罪,他可是精得很啊,立刻开脱道:“殿下,我们读书人没有旁的心思,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求的是公理正义,现在我们几个伤重在身,大理寺卿却还说林娘子是被迫打人,我们不服,就是不服。”

“殿下,如果各打五十大板,我们也绝无二话可说,大理寺卿故意偏袒,我们绝对不认,宁死不屈!”同伴跟着跪在地上,他们又做出了人多势众逼迫萧颍言改变主意的举动。

大概是一种从中的心思,若是没有林丛丛之前带的歪风,萧颍言并不觉得过于刺目,现在给她一说,太子殿下已经对动不动就一齐下跪的人心生厌烦,他们同声同气的姿态,让男子觉得自己的威严遭人无视。

萧颍言不是个偏听偏信的人,但也不是一个受人胁迫的上位者:“你们说是无心之失,既然这样,为何还要堵在门口?”

“慕容明说九公子人缘好,可一个才回京不多时的人,怎么就和太学子弟成了出生入死,共同进退的好兄弟了呢。”

推荐:stylereenda{font-sizepxlor6dd4padding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