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07.寻「道」

我在函谷关小住了一段时日。

函谷关的关尹,本名叫做尹喜。

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尹喜交流了很多事情,有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有百姓的安危祸福。

我将这半生的思考尽数教给尹喜,尹喜将其记于帛书之上,著出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为《道》。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为《德》。

《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

《德》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其中盖蕴藏了一些我对于修行方面的理解。

我虽不知后人如何称颂,但此书当名为《道德》。

尹喜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我也对自己的所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还向尹喜学习了那种可以引炁入体的吐纳之法,修行速度飞快提升,简直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当游离在周围的炁进入身体中的时候,我感觉像是被温暖的阳光冲刷身体的每一处,除了舒服以外没有其他的感想。

炁给人体带来的好处是无法想象的,我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连头上的白发都少了许多。

但我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只有引炁的办法是不够的。

炁这种东西就好比是水,人的身体就相当于一个装水的容器。

引炁之法就是将外面的水装进容器的工具。

但是人的身体是不完美的。

身体不完美可以活着,但容器不完美就会漏水。

我明白,想要更进一步,需要「能装」。

能够滴水不漏的容器,才是真正的好容器。

不知怎的,我又想起了孔丘那家伙。

他的身体仿佛天生就滴水不漏,炁进入身体之后被尽数炼化。

我该去找他试试。

不过对于孔丘而言,天资比方法更重要,或许我从他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算了,看缘分吧。

此行西去大秦,若能相遇,便是命中注定。

话说回来,我收了尹喜为徒,想要教授他感炁之法,因为他和我一样,也曾经见过那个神秘的火球,或许他也有感炁的希望。

但是我失败了。

努力了很久,尹喜都没有感炁的征兆。

我早知道,我的开悟有母亲和王逝去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机缘巧合,但却还是不能接受现在这种情况。

若是这世上的普通人都没法感炁,那我这修行的炁法,又怎么能算是为了人族所创造呢?

或许这才是我该思考的。

我离开了函谷关,继续西行。

经过不知多少天的行走,我终于抵达了我的目的地,秦国。

此时,秦国的国君为哀公。

哀公接见了我,直到此时,我才终于见到了曾经一直只存在于灵王口中的,无数诸侯中唯一的人族。

嬴氏。

灵王生前曾无数次地提起他们,说他们的血统是人族中的天生之才,他们会是人族的希望。

我就是为此而来。

为了亲眼见证灵王口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