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杨延辉还是回到了北国,去做他的李陵去了。
而四夫人的苦守,没有得来王宝钏那样美满的结局。
《四郎探母》这出戏整体来说,还是一出比较轻松的戏,并不强调国仇家恨,没有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甚至没有一个反面角色。
所有剧中人都看重感情,每个人都把亲情放在家国大事之前。
但是,这出戏依然是一出悲剧。
这出戏通过了宋辽几代人国家与民族战争仇恨下的大背景,每个人都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给与了观众们无与伦比的心灵震撼!
能够直通心灵的戏,才能够流传千古!
其实这出戏在当年某个时间段,是禁止演出的,因为某些人觉得这出戏不好,鼓吹了杨四郎这个投降派,顾小家不顾大家的思想。
但是,后来发现,湾省的老兵们特别喜欢这出戏,而且看到《见娘》《见妻》和《哭堂》这三折戏的时候,哭得是眼泪汪汪的!
其实他们很多人也都跟杨四郎一样,人虽然跑到了湾省,但是父母和妻儿都撇在了大陆。
于是,这出戏,又重新的解禁,火爆了起来,而且是重点推广,这也是为什么《四郎探母》这出戏在当今能够比其他的剧目更加的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
穿着一身青褶子的夏毅樊迈着娇柔的步伐,慢慢的走上了舞台!
青,在过去代表的就是黑色。
而青衣,在过去的戏里,大部分都是穿着黑色的戏服,所以,这个行当才被称为青衣。
其实有不少人在看《四郎探母》的时候很奇怪,按道理来说,穿着这种黑色褶子的旦角,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子!
比如说,《武家坡》里的王宝钏,穿的就是黑色的褶子。
而四夫人的身份,绝对不能算是贫苦人家,为什么还要穿这种黑色的褶子呢?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四夫人的这件褶子跟王宝钏的有不一样的地方!
王宝钏的青褶子上没有任何的配饰,就是单纯的一件黑色的褶子。
而四夫人的这件青褶子上,有着不少的花纹配饰,绣的是莲花。
莲花代表着祭奠,因为杨家都以为杨四郎死了,所以,四夫人的这件青褶子,就相当于给杨四郎守节了!
夏毅樊前面演了一个盗令的铁镜公主,后面又赶了四夫人的角色,真的是能者多劳啊!
“我的夫失落在番营以外——”
“至今日并无有音信归来——”
“我终日闷恹恹心神苦坏——”
“每日里在后帐侍奉萱台——”
夏毅樊用水袖轻轻的抚过自己的面颊,将一个悲戚绝望的四夫人演的是恰到好处!
十五年,杨四郎音信全无,四夫人不但要每天承受着相思之苦,而且还要侍奉佘太君。
最后一句唱词中的“萱台”,指的就是母亲!
成语“椿萱并茂”的意思就是父母健在。
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
上场门这边,杨八姐和杨九妹先行走了出来,引着杨四郎上场!
郭德钢迈着龙行虎步,走上了舞台。
“失落番邦十五载——”
“今日才得转回来——”
两句西皮摇板,郭德钢唱的是韵味十足,麒派的唱腔特别适合这出戏!
不过,现场大多数人基本上听的都是京派的风格,很少能够听到麒派的《四郎探母》,今天也算是开了眼了!
麒派跟京派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
京派的各个流派,大部分都是以唱工为主,做工为辅,在北方,一说都是,走,咱们听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