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大败高俅

再说梁山泊,因为又赢了一阵,朱武一面命人收拢俘虏,一面将没烧毁的船只拘收入水寨,增强水军实力。

这日,朱武正在聚义厅处理事务,忽有消息传来:“济州府差人上山来,报道:‘朝廷特遣天使颁降诏书,赦罪招安,加官赐爵。特来报喜。”’

朱武叫人请那报事人到堂上。问时,那人说道:“朝廷降诏,特来招安。高太尉差小人前来报请大小头领,都要到济州城下行礼,开读诏书。并无异议,勿请疑惑!”

朱武对高俅一万个不信任,心知此事有诈,教人取了银两段匹赏赐来人,把他先打发回济州。又请来王伦、宋江、吴用、卢俊义等头领,商议这件事情。

宋江听罢,喜从天降,笑逐颜开,卢俊义却道:“这是高俅诡计,兄长不可前去!”

宋江闻言不喜,道:“你们若如此疑心时,何时能受招安?众人好歹去走一遭。”

朱武见此说道:“既然宋江兄弟肯去,就请兄弟从特战营带些士兵假扮头领,看看高俅这次,打的什么主意。”

吴用也笑着道:“高俅那厮被我们杀得胆寒心碎,便有十分的计策也施展不得。先差黑旋风李逵引着鲍旭、项充、李衮,将带步军一千,埋伏在济州东路;再差林冲、栾廷玉,将带马军一千,埋伏在济州西路。若听得连珠炮响,杀奔北门来取齐。”

如此分调已定,宋江、吴用等人带着伪装的头领,下山去领诏书。

再说高俅,他在派人去梁山泊传话后,又唤过王焕等众节度商议,传令将各路军马,拔寨收入城中;教见在节度使,俱各全副披挂,伏于城内;各寨军士,尽数准备,摆列于城中;城上俱各不竖旌旗,只于北门上立黄旗一面,上书“天诏”二字。高俅与天使众官,都在城上,只等朱武到来。

当日梁山泊中,先差没羽箭张清,将带五百哨马,到济州城边,周回转了一遭,望北去了。须臾,神行太保戴宗,步行来探了一遭。人报与高俅,亲自临月城上女墙边,左右从者百余人,大张麾盖,前设香案。遥望北边,梁山泊军马到来。

高俅远远看见,并未看出宋江、吴用、花荣之外许多头领都是假冒,只以为计策成功,使人在城上叫道:

“如今朝廷赦你们罪犯,特来招安,如何披甲前来?”

宋江主持此事,使戴宗至城下回复道:

“我等大小人员,未蒙恩泽,不知诏意若何,未敢去其介胄。”

“望太尉周全,可尽唤在城百姓耆老,一同听诏,那时承恩卸甲。”

高俅出令,教唤在城耆老百姓,尽都上城听诏。无移时,纷纷滚滚,尽皆到了。

宋江等在城下,看见城上百姓老幼摆满,方才勒马向前。鸣鼓一通,众将下马。鸣鼓二通,众将步行到城边。背后士卒牵着战马,离城一箭之地,齐齐地伺候着。鸣鼓三通,众将在城下拱手,共听城上开读诏书。那天使读道:

“制曰:人之本心,本无二端;国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则为良民,造恶则为逆党。为恶党者,此非正命,深可悯焉。朕闻梁山泊聚众已久,不蒙善化,未复良心。今差天使颁降诏书,除朱武,吴用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其为首者,诣京谢恩;协随助者,各归乡闾。毋违朕意,以负汝怀。呜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革故鼎新之意。故兹诏示,想宜悉知。

宣和元年七月十五日。”

当时,军师吴用正听读到“除朱武”三字,便目视花荣道:“将军听得么?”却才读罢诏书,花荣大叫:“既不赦我哥哥,我等投降则甚!”搭上箭,拽满弓,望着那个开诏使臣道:“看花荣神箭!”一箭射中面门,众人急救。城下众好汉一齐叫声:“反!”乱箭望城上射来,高俅回避不迭。

四门突出军马来,宋江、吴用等人听得一声鼓响,一齐上马便走。城中官军追赶,约有五六里回来。只听得后军炮响,东有李逵引步军杀来,西有林冲引马军杀来,两路军兵,一齐合到。

城内官军只怕有埋伏,都急退时,宋江、吴用这一队却回身卷杀将来,三面夹攻。城中军马大乱,急急奔回,杀死者多。梁山泊这才收军,返回山寨去了。

却说高俅在济州写表,申奏朝廷,称说梁山泊贼寇射死天使,不伏招安。外写密书,送与蔡京、童贯、杨戬,烦为商议,教太师奏过天子,沿途接应粮草,星夜发兵前来,并力剿捕群贼。

却说蔡京收得高俅密书,径自入朝奏知天子。天子闻奏,龙颜不悦,云:“此寇数辱朝廷,累犯大逆!”

随次降敕,教诸路各助军马,并听高俅调遣。杨戬已知节次失利,再于御营司选拨二将,就于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个上将,去助高俅杀贼。

这两员将军是谁?一个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

这两个将军,累建奇功,名闻海外,深通武艺,威镇京师,又是高俅心腹之人。当时杨太尉点定二将,限目下起身。来辞蔡京,蔡京吩咐道:“小心在意,早建大功,必当重用。”

二将辞谢了,去四营内一个个选拣长身体健、腰细膀阔,山东、河北,能登山、惯赴水,那一等精锐军汉,拨与二将。这丘岳、周昂辞了众省院官,去辞杨戬,禀说明日出城。杨戬各赐与二将五匹好马,以为战阵之用,就教披挂,列布出城,教东京百姓看这队军马。二人谢了太尉,各自回营,收拾起身。

次日,军兵拴束了行程,都在御营司前伺候。丘岳、周昂二将,分做四队:龙猛、虎翼二营一千军,有二千余骑军马,丘岳总领;捧日、忠义二营一千军,也有二千余骑军马,周昂总领。又有一千步军,分与二将随从。丘岳、周昂到辰牌时分,摆列出城,杨戬亲自在城门上看军。

丘岳坐在马上,昂昂奇伟,领着左队人马。东京百姓看了,无不喝采。周昂坐在马上,亭亭威猛,领着右队人马,来到城边。与丘岳下马来,拜辞杨戬,作别众官,离了东京,取路望济州进发。

高俅在济州和闻焕章商议,比及添拨得军马到来,先使人去近处山上,砍伐木植大树,附近州县,拘刷造船匠人,就济州城外搭起船场,打造战船。一面出榜招募敢勇水手军士。

济州城中客店内,歇着一个客人,姓叶名春,原是泗州人氏,善会造船,流落在济州,不能够回乡。知得高俅要伐木造船,征进梁山泊,以图取胜,将纸画成船样,来见高俅。拜罢,禀道:

“前者恩相以船征进,为何不能取胜?盖因船只皆是各处拘刷将来的,使风摇橹,俱不得法;更兼船小底尖,难以用武。”

“叶春今献一计,若要收伏此寇,必须先造大船数百只。最大者名为大海鳅船,两边置二十四部水车,船中可容数百人。每车用十二个人踏动,外用竹笆遮护,可避箭矢。船面上竖立弩楼,另造刬车,摆布放于上。如要进发,垛楼上一声梆子响,二十四部水车,一齐用力踏动,其船如飞,他将何等船只可以拦挡!若是遇着敌军,船面上伏弩齐发,他将何物可以遮护!”

“其第二等船,名为小海鳅船,两边只用十二部水车,船中可容百十人。前面后尾,都钉长钉,两边亦立弩楼,仍设遮洋笆片。这船却行梁山泊小港,当住这厮私路伏兵。若依此计,梁山之寇,指日唾手可平!”

高俅听说,看了图样,心中大喜。便叫取酒食衣服,赏了叶春,就着他监造战船都作头。连日晓夜催并,砍伐木植,限日定时,要到济州交纳。各路府州县,均派合用造船物料。如若违限二日,笞四十,每三日加一等。若违限五日外者,定依军令处斩。各处逼迫,守令催督,百姓亡者数多,万民嗟怨。

且不说叶春监造海鳅等船。却说各处添拨水军人等,陆续都到济州。高俅俱各分拨各寨节度使下听调。不在话下。只见门吏报道:“朝廷差遣丘岳、周昂二将到来。”

高俅令众节度使出城迎接。二将到帅府参见了高俅,亲赐酒食,抚慰已毕。一面差人赏军,一面管待二将。二将便请太尉将令,引军出城搦战。

高俅道:“二公且消停数日,待海鳅船完备。那时水陆并进,船骑双行,一鼓可平贼寇。”

丘岳、周昂禀道:“某等觑梁山泊草寇如同儿戏。太尉放心!必然奏凯还京。”

高俅道:“二将若果应口,吾当奏知天子前,必当重用。”

是日宴散,就帅府前上马,回归本寨,且把军马屯驻听调。

不说高俅催促造船征进,梁山泊自从济州城下叫反杀人,便一直注意打探官军之事,济州城发生的事情,几乎近在掌握。

听说高俅近日招募一水军,叫叶春为作头,打造大小海鳅船数百只;东京又新遣差两个御前指挥使到来助战,一个姓丘名岳,一个姓周名昂,二将英勇;各路又添拨到许多人马,前来助战。朱武与吴用等人计议道:“似此大船,梁山泊从所未有,如何破得?”

吴用笑道:“有何惧哉!只消得几个水军头领便了。料这等大船,要造必在数旬间方得成就,目今尚有四五十日光景。先教一两个弟兄,去那造船厂里,先薅恼他一遭,后却和他慢慢地放对。”

朱武道:“此言最好。可教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住这两个走一遭,探知大船情况,得知其中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