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1、团宠

裴嬷嬷看破不说破。当年长公主救下阿瑾时,那小宫女仿佛见到了活着的希望一般,不是没有想过到长公主宫里来做事,至少能好好活下去,可是那时蓝秧对谁都防备的狠,总觉得羌国王宫没一个好东西,她倒也没有怎么刁难阿瑾,只是暗中将阿瑾调走,没有允许她混进王后的宫里,也没有再让人欺负她。

不想这阿瑾竟然这般有能耐,混了个女官不说,一改从前胆小懦弱的样子,竟敢跳到羌国重臣面前大闹,还是为了长公主的名誉而闹腾,这就叫人十分的刮目相看了。

也难怪蓝秧这么着急忙慌的要比一比,唯恐被那小宫女的忠诚给比了下去。

所以,蓝秧虽然劝周玉雁不要掺和这些事情,好好养身子,自己却对后续发展十分的在意。

可是这个后续发展,让蓝秧始料未及。

原本以为羌国使臣能进宫去面见皇上,那一定可以好好澄清,没想到羌国的大臣还未出来,女官阿瑾又在馥园干大事了——她将背后议论平阳长公主的人全给绑了,二话不说要动手教训人。

所幸是驻守在馥园的京卫队及时察觉,好歹是保住了那几个长舌的贵族,不想事情闹的更大,也爆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平阳长公主并非是因为预测羌国有难才逃命似的回到大禹,事实恰恰相反,羌国今日由此一难,全因国无王后。羌王邬哲能有今日的成就,一半都要归功于淳王府那位平阳长公主,也就是三年前和亲嫁到羌国的周玉雁。

这个由羌国内廷女官亲口述出的真相,自然要比满天飞的流言更有可信度。渐渐地,事态急转直下,不仅仅是女官阿瑾,但凡是在羌国内廷做过事的,参与过邬哲登基这波纷争的,乃至于一些羌国的士兵和随行护卫,都对女官阿瑾的说法给与了肯定的态度。

羌国的这位王后,的确是女官阿瑾所说的模样。

很快,不仅是羌国人,这一次前往羌国助战,在羌国境内呆了月余的大禹士兵也纷纷加入了这场辩证的口战之中,且因为他们是真真实实在羌国呆过,又言之凿凿,所以可信度很高。

众说纷纭,云云总总,一些文才出面,将这些说法整理起来,终于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真相——

当年,老羌王有意让邬哲继承大统,奈何邬哲并非嫡出,朝中势力又十分分散,所以老羌王愿意和亲,也是希望给儿子拉一个能震镇得住人心的靠山。大禹一直都是强大之国,如老羌王所愿,出身大禹贵族的平阳长公主仅仅是身份摆出来,便能让许多朝臣不敢怠慢,因为她的背后,是整个大禹。

奈何嫁入羌国初期,平阳长公主行事低调,又因思念家中病父与姊妹,一直告病不出,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以至于羌国的朝臣纷纷开始怀疑王后是不是不久就要香消玉殒,若是王后没了,定会引起大禹的不满,届时要扳倒邬哲就轻而易举。

没想就在一心扳倒邬哲的朝臣磨刀霍霍之时,这位病恹恹又从不得宠的王后忽然大发神威,后宫里原本得宠的妃子一个个被整治的偃旗息鼓一个个安静如鸡。也是在周王后整治后宫的时候,有心人发现了一个致命的真相——这位王后并非一味的以势压人,相反的,只要被她发难,那必定是被捉住了痛脚,细细追究这些痛脚,非长时间不动声色的隐忍蛰伏,暗中调查搜集而不得。

这下很多人都慌了,因为他们并拿不准者为王后是否已经盯上了自己,也有人开始说,她来羌国时的那番消沉之态根本就是做戏,为的就是让旁人放松警惕,以为她只是大禹养在金丝笼里面的娇娇女,实则根本是个动起手来心狠手辣的狠角色。

因为有了这位女官阿瑾亲口所述,京城中人才第一次真实而又清晰的了解到,当年这位在京中风头无二的昇阳郡主,即便和亲嫁人,也从来没有给大禹丢过脸。身为一国之后,她由始至终都没有玷污过自己的身份,所言所行,所做作为,无不是一国之后的风范。

尤其是对待后宫争斗时的游刃有余,以大禹势力作诱惑与羌国权贵白氏一族周旋数月,终得白氏谋逆罪证,联合暗中调动的军力一举歼灭的风采,在羌国后宫之中绝无仅有。王后威势日渐壮大,她却丝毫不眷恋一般,安安心心退居后宫,作出一门心思做邬哲背后的小女人的模样,于前朝后宫之间的干涉尺度的拿捏的恰到好处。

邬哲坐稳王位,羌国朝政也渐渐走上正轨,邻国知羌国背后有大禹做靠山,即便有心触犯的,也只能默默隐忍。

不想就在数月前,这位羌国人人赞服的王后忽然离开羌国,原因不明的回到了大禹,且数月未归。之后羌王主动前来大禹,回羌国时也是独自离开,并未携王后同行。与此同时,自羌国而起的流言散开,言道王后与羌王情断,这段联姻恐要作罢。

若是这联姻当真不存在了,羌国就不再有大禹这个靠山,那又有何可惧?

其中,又以金平国最为虎视眈眈,自地势而看,若金平国能拿下羌国,便与大禹接壤,他未必会傻到做大禹的威胁,所以他们只要单方面针对因联姻得罪了大禹的羌国,再主动向大禹示好,那么也是一国之下,数国之上的地位,况且羌国虽然地域不广,但国中富裕,物资丰富,能占下也是个便宜,机会只有这一次,他们何乐而不为?

如此,才有了金平国进犯羌国之事。

事情一出,那些还言之凿凿认定平阳长公主得悉羌国要乱,便卷铺盖逃命回到大禹的人,一个个仿佛被绑到了火刑架上被人打脸似的,再不敢多说半个字。

蓝秧怎么都没想到,当年那个软弱胆小的阿瑾,也会有今日这般据理力争,势不可挡的模样。

不过转眼之间,这段和亲的真相,已经在宫内宫外恣意流传。

当天夜里,女官阿瑾终是忍不住到了淳王府门口,想要求见平阳长公主。

蓝秧没想到这个阿瑾现在的担子居然这么大,从前长公主迎面走来,她都要低着头躲得老远,现在居然敢主动来找长公主,做了女官可真是不得了呢!

蓝秧看着那个被裴嬷嬷领进来的女子,觉得她比印象里更加挺拔高挑,又觉得或许她原本就生的高挑,只是如今才学会如何站的更直。

蓝秧的眼神,有点酸溜溜。

周玉雁正在茶室看书饮茶,边上坐着翟枫和下课归来的翟泽,两人一个看书,一个练字。

阿瑾进来时,一眼就看到了两个小皇子,原本按捺着的情绪一下子就奔涌而出,疾步进来向他们请安。

翟泽没什么大的反应,翟枫眼中更是陌生之情。

阿瑾自然不会在意两个小皇子是不是记得自己,她深呼吸一口气,紧张的望向坐在上首的女人。

许久不见,她依然如当年见到的那般冷艳高贵,举手投足间都是让人不敢亵渎的贵气。

“阿瑾拜见王后。”阿瑾认认真真的行了一个大礼。

周玉雁微微抬手:“不必多礼。”

阿瑾跪在地上没有动弹,头微微垂下,不敢直视。

“王后离国数月,今见王后风采依旧,实在令人欣喜。”

阿瑾说的诚恳,周玉雁听得想笑,她看着面前的小姑娘,低声道:“我倒是记得,上一次见你,你还是个胆小的姑娘,一不留神就会被欺负,如今再见,竟也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女官了。”

阿瑾绷直了身子,一字一顿答得认真:“王后的训示,奴婢一日不敢忘,若王后觉得奴婢哪里变得好了,也是因为有王后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