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 岁月静好

玩够了小白,妹妹把它放在地上,它嗖地没影了。

妹妹背对着阳光坐在炕头,她又开始给红梅织那件跨世纪的毛衣。

她感觉那件毛衣还在原地踏步,她从没催过妹妹,她觉得那件毛衣这辈子就会一直这么编织下去了。

她无聊至极,打开炕琴的柜门,一阵芳香扑鼻,柜门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她抱出她的那个大书包,她又开始捋她的私人物品。

就像晾晒她的回忆。

那几本日记翻开时飘出淡淡的霉味,日记里记录着初中时的远大理想,中专时的惆怅彷徨。

一扎扎书信捆住了千言万语。五颜六色的贺卡上祝福的话语幼稚苍白,说那些话的人早没了联系。

一沓簇新的信笺赫然在目,她做贼心虚地瞟了妹妹一眼,就把他的十六封信藏在了日记本里,还有那支英雄钢笔。

妹妹听见姐姐又翻家私了,手不停地编织着,突然问她送走了?

姐姐不回答;

妹妹吗?

姐姐像没听见;

妹妹够用吗?。

红梅轻轻地摇晃着腿不言语。

妹妹不吱声了,又陷进她的工作里。

红梅凑到妹妹身边,压低声音说爸说我学习用钱,他没要我十二月工资,给你点呀?平时买点什么用。

妹妹家也不花钱,你留着吧,学习回来时看见什么小玩意儿给我买一样就行,没时间千万别特意出去买。

然后大方地说了十块钱,你需要就拿去吧!

她坐了回去,说十块钱不知攒多久呢。我可不敢借。

但实际上她借过,实在穷急眼时借的,来工资时赶紧还了。

妹妹么时候去县里学习?

红梅省教育学院的老师到各县讲课,授课点太多,老师们轮流讲,轮到我们都快过年了。

她说这些的时候巴不得立刻能出去学习,不是她对学习多热爱,趁着学习机会可以出去玩,出去约会。

姐妹俩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时,外间屋进来了外人。

那人的声音一个顶三个,高音像暴雨突袭般响了起来。

不必细听,就判断出来人是谁了,是她们的大舅来,母亲的亲弟弟。

妹妹放下针线,扭过头小声说不登三宝殿!你看大舅没事来咱家吗?

他肯定有事!年底了,咱家的贷款又要催账了,有一笔贷款就是大舅担保的,这肯定催债来了。

又是债!又是钱!

她们听着外间屋的聊天。

父亲开始的话题,他用讨教的语气问怎么样?

大舅了,卖不上价。

他突然来了句哪知道种地人的苦,你们旱涝保收,到时候就能来几个钱,不发财也饿不死,粮价和你们有啥关系?越贱你们越乐呵呢。

这是大舅开天辟地以这种方式夸父亲。而且大舅情绪很好,好像专门来聊天,没提贷款的事。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父亲受宠若惊的交公粮了吧?

大舅交!苞米打下来,谁家都是挑最好的用来交公粮,不好的粮食粮库根本不收,折腾到那里还得折腾回来,不是瞎扯嘛!

谁家不是头一天就装好袋子?早晨两三点就赶车到粮库门前排队,去晚了粮库大门都看不见,一溜排出好几里。

这样也得深夜才能交上,排后头的半夜也交不上,又走不开,就得跟着车一点点往前挪,大冷天不吃不喝真遭罪。

大舅是个能吃苦的庄稼汉,他觉得遭罪那就不是一星半点遭罪了。

大舅无奈又羡慕地说看人家走后门真眼气人啊!

父亲惊异的走后门的?咋走后门?

大舅不屑的哼了一声,意思是教书匠这么大岁数白活,走后门都不知道!

他说正门旁边有个门是职工通道,有人把着,不认识不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