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周末都是大雨,林晓愚对着电脑百无聊奈。张一鸣突然打来电话,声音不知道多兴奋。他说医院附属的研究机构要组一支特别医疗队,全部由海归博士组成。名单需要院里和当事人商量后决定,大概一个月就有名单。他说他有强烈的预感,莫家善会回来。林晓愚由衷得替张一鸣感到高兴,可也在心里隐隐担忧,因为当一个人抱的期望太大,往往无法承受失落的结局。她只能替张一鸣祷告,莫家善会出现在那张研究员名单中。
一个多星期,张一鸣都在林晓愚耳边说着特别医疗小组的事情,哪怕是医院听来的闲言碎语,都能成为他推理的证据。林晓愚看他头脑发热的样子,心里的担忧越来越重,于是小心的问他:张一鸣,你知道免疫定律吗?
张一鸣听了这话,笑了一下,就那么一下,林晓愚就后悔自己问出了那句话。
你是怕我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担心你。就算我故意泼凉水都好,在名单没出来之前,你不要肯定她会回来,好吧?林晓愚盯着张一鸣看,不放过他脸上任何的表情变化。
好半天他都没说话,尔后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林晓愚的担心,张一鸣非常明白。因为他只有等待她回来,才能伸手给予。常年的等待已经开始磨去他的自信心,他害怕年月的洗涤,也害怕重洋远水的距离。她的快乐和艰难,他甚至都不能旁观了,除了猜测,就只剩下祝福。这一次,他允许自己期待,因为他已经开始恐惧。
晚上加班,林晓愚坐在班车上昏昏欲睡。车开往大桥的时候,桥底公园的空旷处突然响起烟花的声音,打开车窗探头去看,夜色降临,水汽空明,烟花短暂的绽放,随着那一声响,匆忙急促。她想起两个人刚在一起的时候,方骁洋执意要来看她。两个人牵着手看比邻人家的烟火,那个清冷美丽的夜晚,林晓愚因为方骁洋的笑心动,当然到现在她还记得彼时的担忧,因为在今日终于成真。眼底的酸涩涌起,但泪没有成形。她关上车窗,忽然觉得有些冷。
从班车上下来,她打车直接去了方骁洋以前住的小区。慢慢的上楼,站在漆黑的楼道竟不觉害怕。偶尔上下楼的人脚步声触动灯光,别人被她吓到,小声得抱怨。她站在门外,挪动脚步靠近一些,不知道为什么伸出手去敲门,最开始她也会这样,在想他的时候来敲他的门,但是不管她敲多久,这扇门都安静的由她胡闹。
恍惚中似乎听见门那边的脚步声,然后门开了。眼泪不可遏制的往下流。他站在她面前,毫无预兆。预想过千百次的重逢绝不是今天这样的场景。她呆滞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言语,也不知道感觉。方骁洋应该也是惊讶了,他就这么看着她,也不开口。
因为之前情绪压抑太久,这样翻涌的时刻,林晓愚开口发出的声音并不悦耳,她说: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