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16、女官诵言;

这些老生常谈,她不要听,于是赶紧劝他:“哥你振作些,屈大夫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还是很得怀王的信任的。”

孙准斋道:“得怀王信任又如何?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大夫何尝不是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是非,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还不是对屈原渐渐疏远……”

诲儿更加小心地安慰他:“你又不是屈大夫……皇上也不是楚怀王……倒是别惹恼了权势可比子兰更甚的新皇后和新首辅纪大人才是……”

小小呱的娘一听诲儿这样说,怕小姑子担心,又瞪了孙准斋一眼:“一大早你不能清醒点?胡言乱语什么?”

孙准斋说:“我清醒地很,你们别那么阴恻恻地看着我,凭着哥哥的荐头,她能把相公我怎么样?哼!你们不是希望哥哥和相公是韩嫣、东方朔么?哥哥我和相公我今儿起,便准备去做个真正的韩嫣、东方!”

小呱娘到底还是忍不住,直盯着他的眼说:“妹子年幼、儿子尚小,你万万不可意气行事!”

妹子年幼,有公主安排;儿子尚小,尚不懂得感慨,实际上最最担心他的,就是他面前的这个娘子,但是她却没有提到。

孙准斋意味深长地说:“我呱娃孙准斋,能讨上这样的好漂亮的媳妇儿,本就是公主所赐……”

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架式。能淑公主与赵皇后素来不和,他当然知道。公主既然给了自己机会,他自然希望能看到能淑公主再次因自己的机智和风趣忘却疲乏,抚掌而笑。

这时,院门外传来一迭声的呼叫“呱蛙儿……!呱蛙儿……!皇上口敕,皇后近日开心,命人送来打赏了……”

皇后的打赏?

细问传唤的内官,才知道,说是那天韶光殿的人球蹴鞠让众人受了惊吓,给众人发了药膳下来。

皇后陛下亲自送药膳,岂敢不喝。

然而,这药膳,又是那自诩懂点医术、按照赵皇后的旨意为这呱娃特特配的方子。

奇花异草,饶是看不出半点蹊跷。但孙准斋喝下之后,便开始卧床不起,一副果真受了惊吓的样子,再过了几日,便暴亡了。

诲儿虽说少小呆在能淑公主和唐诵言身边,饶是大事也很是处变不惊,但这等噩耗,她如何接受得了,近日神情便时不时恍惚起来。

傍晚掌灯时分,丫头们开始忙碌,月形窗下鎏金支炉架上的浅彩焚炉传出袅袅馨香。

诲儿侧坐在角落里,想着那苦命的哥哥嫂嫂和小侄儿,又开始默默抹眼泪。

温无霜见了也只好安慰她:“诲儿不要着急,能淑公主既然如此器重你哥哥,肯定不会不管的……”

先是沅儿哥哥,接着是诲儿哥哥,宫中接二连三出的人命,怎么都跟他们穆王府有些关系?

温无霜夜里越发睡得不踏实。

是夜,温无霜又梦见诲儿和沅儿被不明侍卫五花大绑捉了去,她上前去拉。

“蹭”的一声,在她的用力下,两人身子一松,好像挣脱了束缚。

温无霜松口气,上前紧紧抱住了沅儿。

久之,醒来,定睛一看,她却正坐在六柱床上,锦绣棉被紧紧裹着她的上半身,下摆已被她踢到了一边,从云锦纱帐往外看去,有如水的光线,从镜台上方的窗格子里洒到地上,形成一道道仿若弹花织锦的光柱。眼前已由迷蒙的浓雾而变得一切看得很分明。没有门侍,也没有人声,原来又只是她轻浅睡眠的一个梦境而已么?

温无霜看着自己的双手,不曾想,她们会这般有力了起来,竟也救了沅儿一回,尽管只是在梦中……

“娘娘?……”门吱地一声给撞开,诲儿的声音冲了进来。

她近到床前,紧张地扒开云丝紫帐,见温无霜一身素衣地坐着,连忙挂起云丝帐帘。温无霜坐在月形雕流云床边,看她手脚麻利地拢了拢竹节熏炉,又把雕花镜台上的一支缠枝烛台点亮。

“又做噩梦了?奴婢该死,不应该拿这等晦气的事说与娘娘。”

“几时了?”温无霜抚下心跳,已经镇静,只是听着有些气虚地问。

“回娘娘,已经丑时了。”

温无霜喘了口气,擦去一头虚汗:“怎么还没去睡?是不是我又吓着你了?”

诲儿替温无霜关上云窗,赶紧回道:“没有没有,奴婢刚从博闻馆回来,听到娘娘房间有异响……”

“博闻馆?怎么这么晚?冷不冷?”

诲儿虽说是能淑公主指给温无霜的丫头,但因是能淑公主以前的宫人,便由她一直在博闻馆习诗书礼仪,温无霜也是知道,近来呆得越发晚,心想恐怕也与诲儿哥哥的事有些关系吧。

“回娘娘关心。想来娘娘还不知道,皇后说既然皇上已不预政事,那么皇上身边的女官唐诵言一时失了安置,便由皇后安排到博闻馆来教习奴婢们习字。大家争睹女丈夫芳容,于是耽误了些时间,请娘娘原谅,奴婢下次不敢了。”

温无霜是知道这个唐诵言的。唐诵言,其父是皇长子德王晞十二臣之首,受皇长子谋反一事牵连,被皇甫昌所杀,家族籍没。后因机巧在能淑公主举荐下,被皇甫昌召见宫中,成为女官和皇上身边的红人。

皇甫昌其实认人惟才这一点,其实算得上是个优点,比如用了外族的纪维谷,当年群臣反对之时,他甚至说前朝太宗皇帝的母亲姓窦,皇后姓长孙,宰相姓长孙,窦和长孙都是鲜卑人的姓,前朝不是没有落入外族,依然那般繁荣,自己用个有能耐的达达人,怎么就不行了?

所以,将所谓叛臣之女唐诵言用得也算得心应手,包括起草诏书的事也放心交给唐诵言做。

不过当赵皇后临政时,赵皇后就撤了这个女官,听闻是因为赵皇后觉得皇上任唐诵言为女官是假,而与其相好是真,只是当时惧于康嫔的任性和赵贤妃的不满,才这样做了安置。